〈以弗所書〉和〈歌羅西書〉常被稱為「姊妹書信」,兩者有許多相似之處,也有明顯的差異。
相似處
- 文學結構與內容平行
- 兩封信都包含「家規教導」(Col 3:18–4:1;Eph 5:21–6:9),且架構相似,但以弗所書篇幅更長。
- 在教導敬拜與彼此勸戒的段落,歌羅西書 3:16–17 與以弗所書 5:18–20 也幾乎平行。
- 結尾中關於差派推基古的交代,兩書幾乎逐字相同 (Col 4:7–8;Eph 6:21–22)。
- 共同主題
- 都強調基督的至高與救贖:歌羅西書集中於「基督是萬有之首」;以弗所書則更強調「教會是基督的身體」。
- 都討論「舊人與新人」的生活轉變 (Col 3:5–10;Eph 4:17–24)。
- 都談及信徒在基督裡的合一與成長 (Col 2:19;Eph 4:15–16)。
- 背景接近
- 兩書很可能同一時期(保羅監禁時)寫成,與〈腓利門書〉關係密切。
相異處
- 文體與風格
- 以弗所書語言更「華麗、長句」,有較多神學性頌讚與祈禱;歌羅西書語氣較直接,篇幅較短。
- 焦點不同
- 歌羅西書:針對「異端哲學」與猶太律法混合主義的挑戰 (Col 2:8–23),強調基督是神的奧秘與一切智慧的源頭。
- 以弗所書:並未針對具體異端,而是普遍提醒要持守真道 (Eph 4:14),重點放在「猶太人和外邦人在基督裡合一」(Eph 2:11–22; 3:1–13)。
- 基督與教會的強調點
- 歌羅西書:集中於基督論,強調基督是創造與救贖的中心 (Col 1:15–20)。
- 以弗所書:集中於教會論,強調教會是基督的身體,信徒合一是神的奧秘 (Eph 1:22–23; 3:4–6)。
- 個人色彩
- 歌羅西書:保羅帶有溫暖的語氣,提到許多同工的名字 (Col 4:7–17)。
- 以弗所書:幾乎沒有個人問安,更像是一封「巡迴信」,寫給廣泛的外邦教會。
總結
- 歌羅西書:針對特定異端危機,強調基督是「神奧秘的啟示」,萬有因祂而造並在祂裡面得保全。
- 以弗所書:更普遍的教會書信,著重在「教會作為基督身體的合一與豐滿」,展現更高遠的神學視野。
- 關係:許多學者認為〈以弗所書〉是以〈歌羅西書〉為基礎的「擴充版」或「再寫版」。
〈以弗所書〉與〈歌羅西書〉的 平行對照表
〈以弗所書〉與〈歌羅西書〉對照表
主題 | 以弗所書 (Ephesians) | 歌羅西書 (Colossians) | 相似/差異 |
---|---|---|---|
書信背景 | 沒有明顯針對異端,更像「巡迴信」,強調教會合一 | 針對歌羅西的異端(哲學、律法主義、神秘主義),強調基督的至高 | 差異 |
基督的地位 | 基督是教會的頭,萬有要歸一於祂 (1:22–23; 4:15) | 基督是萬有的創造者、首生者、教會的頭 (1:15–20) | 相似但焦點不同(教會 vs. 宇宙) |
救恩的奧秘 | 奧秘是外邦人與猶太人在基督裡合一 (3:4–6) | 奧秘是基督住在你們心裡,是榮耀的盼望 (1:27; 2:2–3) | 差異 |
舊人與新人 | 脫去舊人,穿上新人 (4:22–24) | 脫去舊人,穿上新人 (3:9–10) | 相似(語言高度平行) |
敬拜與生活 | 被聖靈充滿,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 (5:18–20) | 讓基督的道豐富地住在你們心裡,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 (3:16–17) | 幾乎平行 |
家規教導 | 夫妻、父母子女、主人僕人 (5:21–6:9) | 夫妻、父母子女、主人僕人 (3:18–4:1) | 相似 |
屬靈爭戰 | 神全副軍裝 (6:10–20) | 強調基督勝過邪靈 (2:15) | 差異(Eph:軍裝;Col:基督勝利) |
差派推基古 | 6:21–22 | 4:7–8 | 幾乎逐字相同 |
結尾問安 | 幾乎沒有個人名字,較普遍 | 提到許多同工:馬可、路加、亞里達古、底馬等 (4:10–17) | 差異(Col 個人色彩濃厚,Eph 較一般) |
總結
- 相似處:
- 文學結構(特別是「家規」與「詩歌敬拜」)
- 用語與思想高度平行
- 強調基督是中心、信徒要脫去舊人、穿上新人
- 差異處:
- 以弗所書:重點在「教會論」,普遍性教導,語言宏大、神學性強。
- 歌羅西書:重點在「基督論」,針對異端挑戰,語氣更直接、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