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的盡程禮拜–每位牧者退休禮拜前必讀

https://bibleeveryone.com/paul-trip3.php

從那裡開船,次日到了基阿的對面;又次日,在撒摩靠岸;又次日,來到米利都。乃因保羅早已定意越過以弗所,免得在亞西亞耽延,他急忙前走,巴不得趕五旬節能到耶路撒冷。保羅從米利都打發人往以弗所去,請教會的長老來。

他們來了,保羅就說:

保羅說完了這話,就跪下同眾人禱告。眾人痛哭,抱著保羅的頸項,和他親嘴。叫他們最傷心的,就是他說:以後不能再見我的面那句話,於是送他上船去了。(使徒行傳 第二十章 15-38)


主後57年,保羅結束第三次宣教旅程,再返回耶路撒冷之前,在米利暗,保羅和以弗所教會信徒的最後告別的聚會。



保羅臨別話語重點整理

1. 保羅的過去事奉見證 (20:18–21)——你們知道,自從我到亞西亞的日子以來,在你們中間始終為人如何,服事主,凡事謙卑,眼中流淚,又因猶太人的謀害,經歷試煉。你們也知道,凡與你們有益的,我沒有一樣避諱不說的,或在眾人面前,或在各人家裡,我都教導你們;又對猶太人和希利尼人證明當向神悔改,信靠我主耶穌基督。

  • 服事主時 謙卑、流淚、受逼迫
  • 毫不避諱,把一切有益的都教導,不論公開或在家中。
  • 對象不限於猶太人或希臘人,核心信息是:
    • 向神悔改
    • 信靠主耶穌基督

2. 保羅對未來的展望 (20:22–24)

  • 「心被捆綁」(受聖靈催迫)往耶路撒冷去,不知道將遭遇什麼。
  • 聖靈已指明:捆鎖與患難等候他。
  • 但他不以性命為念,最寶貴的是:
    • 行完神給他的路程
    • 完成所領受的職事
    • 為神恩惠的福音作見證

3. 保羅的告別與責任釋明 (20:25–27)——如今我曉得,你們以後都不得再見我的面了。所以我今日向你們證明,你們中間無論何人死亡,罪不在我身上(原文是我於眾人的血是潔淨的)。因為神的旨意,我並沒有一樣避諱不傳給你們的

  • 自知眾人將不得再見他的面
  • 鄭重宣告:「我於眾人的血是潔淨的」(意即盡了傳道人的責任)。因為他毫不避諱地傳講了神的旨意。也毫不畏懼的講真話。

4. 對監督(長老)的警告與責任 (20:28–31)—。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神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血所買來的(或作:救贖的)。

我知道,我去之後必有兇暴的豺狼進入你們中間,不愛惜羊群。就是你們中間,也必有人起來說悖謬的話,要引誘門徒跟從他們。所以你們應當警醒,記念我三年之久晝夜不住的流淚、勸戒你們各人。

  • 聖靈立他們作監督,要謹慎自己,也牧養神的教會:這教會是 基督用自己的血買贖的
  • 將有危險:
    • 兇暴的豺狼(外來異端)將進入。
    • 內部有人起來,說悖謬的話,引誘門徒。
  • 因此要:
    • 警醒
    • 記念保羅 三年晝夜流淚的勸戒

5. 將教會交託給神和祂的恩惠之道 (20:32)—-我把你們交託神和他恩惠的道;這道能建立你們,叫你們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 神的道能:
    • 建立信徒
    • 賜下與眾聖徒一同承受的基業

6. 保羅的榜樣 (20:33–35)———–我未曾貪圖一個人的金、銀、衣服。我這兩隻手常供給我和同人的需用,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

  • 不貪財、不貪物,雙手勞作供應自己與同工。
  • 以身作則,表明:
    • 勞苦事奉
    • 扶助軟弱
  • 最後引用主耶穌的話:「施比受更為有福」

神學與屬靈分析

  1. 牧者的典範
    保羅以謙卑、流淚、無私,成為監督們效法的榜樣。
  2. 使命的核心
    福音是「悔改歸向神,信靠基督」,是保羅無論境遇都忠心傳揚的內容。
  3. 受苦與忠誠
    保羅清楚知道前面有患難,但他看重使命過於生命本身。
  4. 牧養的責任
    長老被呼召要「牧養神用血買贖的群羊」,責任重大,必須警醒防範異端與內部偏差。
  5. 無私的服事
    保羅拒絕金錢和物質誘惑,以自給自足的方式彰顯清潔的服事動機。
  6. 愛心與捨己的精神
    「施比受更為有福」不僅是勸勉,也是整段信息的總結。

總結一句

這段臨別的講話,就是一個 牧者的遺言「盡忠完成福音使命,將教會交託給神,以謙卑與無私牧養群羊,警醒防範異端,並以愛心與捨己為服事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