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時代:父權主義(Patriarchy)與耶穌的顛覆

耶穌時代的猶太和羅馬社會是典型的父權主義社會,其中婦女和孩童在法律、宗教和社會地位上都處於極度從屬的地位。

然而,耶穌的教導和行動,確實對這種根深蒂固的父權思想構成了激進且充滿尊重的顛覆,給予了婦女和孩童前所未有的地位。


一、 婦女在父權社會中的地位

在耶穌時代的父權社會中,婦女的地位非常低下:

  1. 法律與公眾生活: 婦女被視為男性的財產,不能繼承財產,不能在法庭上作證(因為她們被認為是不可靠的)。她們的活動範圍主要限於家庭。
  2. 宗教生活: 婦女在聖殿中只能進入外院(「婦女院」),不能進入以色列男性的區域。她們不被要求履行許多宗教誡命(如研讀律法),且通常被排除在宗教教導圈之外。
  3. 禮儀上的不潔: 婦女因為月經或生育會被視為禮儀上的不潔,需要進行隔離和潔淨儀式。

二、 耶穌如何顛覆父權思想,給予婦女尊嚴

耶穌在四個方面提升了婦女的地位,挑戰了父權的規範:

1. 公開的互動與教導權

  • 公開與婦女談話: 耶穌最引人注目的行為之一是公開與婦女交談,包括撒瑪利亞婦人(約翰福音 4 章)。猶太拉比通常會避免與非親屬婦女在公共場合交談,但耶穌打破了這個社會禁忌。
  • 承認門徒身份: 祂允許婦女(如馬利亞馬大)坐在祂腳前聽道(路加福音 10:38-42)。在當時,坐在拉比腳前聽道是門徒學徒的特權,耶穌公開承認了婦女學習和傳播真理的能力。
  • 財政支持與同行: 《路加福音》記載,有幾位婦女(包括抹大拉的馬利亞)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路加福音 8:1-3)。這表明耶穌接納她們作為事工中平等且不可或缺的夥伴

2. 肯定個體價值與尊嚴

  • 醫治與關注: 耶穌醫治了被社會視為「不潔」的血漏婦人,肯定了她的信心(馬可福音 5:25-34)。他沒有因為她的「不潔」而厭棄她。
  • 為她們辯護: 耶穌阻止了眾人對行淫婦人的石擊(約翰福音 8:1-11),挑戰了當時只懲罰女性、卻忽略男性共犯的社會雙重標準。

3. 復活的首要見證人

  • 打破法律限制: 在耶穌時代,婦女的證詞不具備法律效力。但耶穌卻選擇了抹大拉的馬利亞等婦女,讓她們成為復活的首要見證人,並將這個改變世界的訊息傳達給男性門徒(馬太福音 28:1-10)。這賦予了婦女最高的屬靈權威。

三、 孩童在父權社會中的地位與耶穌的提升

在父權社會中,孩童沒有任何社會地位,他們的價值完全取決於他們成年後能為家族帶來的勞動力和榮耀。

  • 顛覆性的教導: 當門徒爭論誰為大時,耶穌抱起一個孩子說:「凡為我的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馬太福音 18:5)。祂將孩童——社會中最無地位、最沒有權力的群體——作為天國中最大的最值得被效法的榜樣
  • 主動的接納: 當門徒試圖阻止人帶小孩子到耶穌那裡時,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路加福音 18:16)。這表明祂珍視孩子們的單純和信賴,賦予了他們直接與神性接觸的權利。

結論

耶穌對婦女和孩童的態度,遠遠超越了祂所處時代的文化規範。祂的教導和行動並不是單純的「婦女解放」運動,而是基於一個更深刻的神學真理:在上帝的國度裡,每個人的價值都是平等的,不受其性別、年齡或社會地位所決定。 祂藉此建立了一個新的社群,在這個社群中,愛和服事取代了父權社會中的階級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