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猶太傳統裡,一年五大節期(逾越節、五旬節、住棚節、普珥節、修殿節)會誦讀《五卷書Megillot》(即雅歌、路得記、傳道書、哀歌、以斯帖記)

在猶太傳統裡,一年五大節期(逾越節、五旬節、住棚節、普珥節、修殿節)會誦讀《五卷書》(Megillot,即雅歌、路得記、傳道書、哀歌、以斯帖記)。這樣的安排有歷史與神學原因:

  1. 歷史背景與節期呼應
    • 逾越節:誦讀《雅歌》,因為其愛情主題被理解為上帝與以色列立約之愛的象徵,正與逾越節紀念神拯救的核心相符。
    • 五旬節(七七節):誦讀《路得記》,因其故事發生在收割時期,並強調歸信與律法之關聯(五旬節同時也紀念律法頒布)。
    • 住棚節:誦讀《傳道書》,書中對人生短暫與享受神恩典的省思,提醒人在豐收時保持謙卑與敬畏。
    • 哀痛日(九亞夫日):誦讀《哀歌》,直接回應聖殿毀壞的悲痛。
    • 普珥節:誦讀《以斯帖記》,因其就是節期的由來與歷史背景。
  2. 神學與靈修意義
    這五卷書不只是歷史回憶,更在節期中「詮釋」節日的屬靈意義。節期不僅是農業與民族的紀念,也成為與上帝關係更新的時刻。
  3. 群體身份的強化
    在第二聖殿被毀後,猶太敬拜由聖殿儀式轉向經文誦讀。透過在節期中朗誦《五卷書》,群體記憶與身份得以保存,成為拉比猶太教敬拜核心的一部分。

猶太五大節期與五卷書(Megillot)對照表

節期誦讀的經卷歷史背景/理由屬靈意義
逾越節 (Pesach)《雅歌》 (Song of Songs)雅歌的愛情詩被理解為上帝與以色列立約之愛的象徵。紀念出埃及的救贖,強調神與祂子民的盟約之愛。
五旬節 / 七七節 (Shavuot)《路得記》 (Ruth)故事發生在收割時期,與五旬節的農業背景一致;同時路得的歸信也呼應律法頒布。強調律法的恩典與外邦人也蒙納入神的群體。
住棚節 (Sukkot)《傳道書》 (Ecclesiastes)收割節的歡慶中,傳道書提醒人生短暫,萬事虛空。勸人敬畏神,享受神的恩典而不自滿。
九亞夫日(聖殿被毀紀念日) (Tisha B’Av)《哀歌》 (Lamentations)哀歌直接表達對耶路撒冷與聖殿毀壞的悲痛。在集體哀悼中呼求神的憐憫與復興。
普珥節 (Purim)《以斯帖記》 (Esther)普珥節的由來就是以斯帖記的歷史事件。感謝神隱藏但真實的拯救,保守祂的子民免於滅亡。

總結:這五卷書在猶太人一年重要節期中被誦讀,是為了 將歷史記憶與屬靈省思結合,幫助群體在敬拜中重新認識神的救贖、律法與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