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太福音第六章的主禱文中,關於「不叫我們遇見試探」和「不叫我們陷入試探」的翻譯問題,涉及原文希臘文的解釋和中文翻譯的語感。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1. 原文背景
主禱文的相關經文出自馬太福音 6:13,希臘原文為:
καὶ μὴ εἰσενέγκῃς ἡμᾶς εἰς πειρασμόν (kai mē eisenenkēs hēmas eis peirasmon)
- μὴ εἰσενέγκῃς (mē eisenenkēs):意思是「不要帶領我們進入」或「不要使我們進入」。
- πειρασμόν (peirasmon):這個詞可以翻譯為「試探」「試驗」或「誘惑」,具體含義取決於上下文。
因此,字面直譯是「不要帶領我們進入試探/試驗」。
2. 兩種翻譯的比較
-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 這是較早的中文翻譯,如和合本(1919年)所採用的版本。
- 優點:語句流暢,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強調「遇見」試探的情境,帶有避免與試探接觸的含義。
- 缺點:可能略顯模糊,沒有明確傳達「進入」或「陷入」的動態過程,可能讓人誤解為只是「碰巧遇到」試探,而非更深的試探處境。
- 「不叫我們陷入試探」:
- 這是較新的翻譯,如現代中文譯本或新譯本所傾向使用的。
- 優點:更貼近希臘原文「εἰς」(進入)的含義,強調避免被試探所困或深陷其中,傳達了更強烈的「被試探包圍或影響」的意象。
- 缺點:對部分讀者來說,「陷入」可能感覺稍為現代或書面化,少了傳統的語感。
3. 哪個翻譯更好?
- 語義準確性:從希臘原文來看,「不叫我們陷入試探」更貼近原文的「進入試探」的意思,特別是強調避免被試探牽引或深陷其中。
- 語感和接受度:對於熟悉和合本的中文基督徒來說,「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更具親切感和傳統共鳴,因為這是他們長久以來使用的版本。而「陷入試探」雖然更精確,但在某些語境下可能顯得稍為生硬。
- 神學含義:兩者都試圖表達祈求上帝保護,使信徒免於試探的影響。「陷入試探」更能傳達試探可能帶來的危險和深層挑戰,而「遇見試探」則更廣泛,可能包括任何形式的試探接觸。
4. 結論
- 如果追求原文的精確性,「不叫我們陷入試探」是更好的翻譯,因為它更忠於希臘文的「進入」概念,並強調試探的危險性。
- 如果考慮中文的流暢性和傳統接受度,「不叫我們遇見試探」可能更適合,因為它更符合中文母語者的表達習慣,且在教會中已被廣泛接受。
最終選擇取決於使用場景:
- 在學術研究或注重原文的場合,建議用「不叫我們陷入試探」。
- 在崇拜或日常靈修中,若希望保持傳統語感,則「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更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