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牧師從領導角色轉變為普通會友或同工時

退休牧師從領導角色轉變為普通會友或同工,確實需要調整心態與行為,以適應新的身份並繼續為教會做出積極貢獻。以下是關於退休牧師如何學習成為好同工與好會友的建議,結合基督教信仰原則與實際應用,並考慮《歌林多前書》中強調的教會建造與謙卑精神。


1. 理解新身份:從牧師到會友的轉換

退休後,牧師不再是教會的主要領袖,而是成為會眾的一部分。這需要放下過去的權威角色,學習以謙卑和順服的心參與教會。以下是幾個關鍵心態:

  • 謙卑與順服:保羅在《歌林多前書14:32-33》強調屬靈恩賜的行使應有秩序,且「神不是叫人混亂,乃是叫人安靜」。退休牧師應順服現任領袖的帶領,避免干涉或試圖「重新掌權」。這反映出謙卑的態度,如《腓立比書2:3-4》所說:「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
  • 重新定義事奉:退休並不意味停止服事,而是改變服事方式。退休牧師可以從領導轉為支持角色,如導師、代禱者或輔導者,繼續以恩賜建造教會(《歌林多前書14:12》:「你們既是切慕屬靈的恩賜,就當求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
  • 接受新角色:退休牧師應認識到自己不再是「牧師」,而是普通會友,與其他弟兄姊妹平等參與教會生活。這種身份轉換需要時間,但接受它有助於融入群體。

2. 成為好同工的實踐建議

若退休牧師繼續在教會中擔任某種事奉角色(如顧問、教師或小組長),成為好同工意味著與現任領袖和其他同工合作無間。以下是具體建議:

  • 支持現任領袖:避免批評或與現任牧師競爭。退休牧師的經驗是寶貴資產,但應以建議而非指令的方式分享。例如,若被邀請提供意見,可用鼓勵的語氣,如:「我過去試過這種方法,效果不錯,你覺得是否適用?」這符合《歌林多前書12:7》的原則:恩賜是為「各人的益處」。
  • 尊重教會新方向:教會可能因時代或會眾需求而改變事工方式。退休牧師應避免堅持「過去的方式更好」,而是積極適應新策略,參與新事工,如青年事工或社區外展。
  • 主動參與而不主導:退休牧師可參與事奉(如帶領查經、代禱或探訪),但應避免掌控。例如,《歌林多前書14:29-31》提到先知講道需輪流進行並接受分辨,退休牧師應允許他人發揮恩賜,自己扮演支持角色。
  • 成為團隊一份子:與其他同工建立平等關係,參加同工會議時積極聆聽,分享經驗但不支配討論。保羅在《歌林多前書12:12-27》用身體比喻教會,強調每個肢體的獨特貢獻,退休牧師應以謙卑融入這個「身體」。

3. 成為好會友的實踐建議

作為普通會友,退休牧師需要融入會眾,展現基督徒的美德。以下是具體做法:

  • 積極參與教會生活:參加主日崇拜、小組聚會和團契活動,與會眾建立關係。退休牧師的參與能激勵其他會友,體現《希伯來書10:24-25》:「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不可停止聚會。」
  • 以身作則活出信仰:退休牧師的言行對會眾有影響力。透過謙卑、愛心和服事(如關心新會友或幫助有需要的人),他們能成為榜樣,反映《歌林多前書13:4-7》中愛的原則。
  • 避免「牧師模式」:在聚會中,退休牧師應避免不自覺地「糾正」講道或干預事工。例如,若對講道有不同意見,可私下與牧師分享,而非公開質疑,以免破壞團結(《歌林多前書14:33》)。
  • 成為代禱者:退休牧師有更多時間為教會、領袖和會眾代禱。這是低調但有力的服事,符合《提摩太前書2:1-2》的教導,祈求上帝賜福教會。

4. 克服轉換中的挑戰

退休牧師可能面臨以下挑戰,需特別注意:

  • 身份失落感:從「牧師」到「會友」可能帶來失落感。建議透過靈修、與其他退休牧師交流或尋求輔導來處理這種情緒,記住身份在基督裡(《加拉太書2:20》)。
  • 會眾期望:會眾可能仍將退休牧師視為「權威」,尋求他們的意見。這時,退休牧師應溫和地引導會眾尋求現任牧師的幫助,避免無意中削弱現任領袖的權柄。
  • 與現任牧師的關係:若現任牧師感到被威脅,退休牧師應主動表達支持,例如公開肯定現任牧師的領導,或私下建立友好關係。

5. 靈性基礎:以愛與建造教會為核心

《歌林多前書》第13-14章強調愛與建造教會是屬靈恩賜的最高原則。退休牧師應以愛為動力,無論是作為同工還是會友,都應問:「我的行動是否幫助教會成長?」這包括:

  • 愛心服事:以基督的愛關心他人,放下自我中心。
  • 謙卑順服:尊重教會的現有結構與領袖。
  • 持續成長:退休不意味停止學習,參加查經、閱讀屬靈書籍或學習新技能,保持靈性活力。

6. 實際例子與應用

  • 榜樣案例:一位退休牧師選擇在教會擔任小組查經帶領者,專注聆聽年輕會友的需求,分享經驗但不強加意見,幫助小組成長。
  • 錯誤案例:某退休牧師常公開批評新牧師的講道,導致會眾分裂。他若能私下溝通並支持新牧師,就能避免衝突。

總結

退休牧師要成為好同工與好會友,需以謙卑、順服和愛心為基礎,放下過去的權威角色,積極支持現任領袖與教會事工。具體做法包括參與而不主導、代禱、融入會眾,以及以身作則活出信仰。這種轉換體現《歌林多前書14:12》的精神:追求「造就教會的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