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禱文(太 6:9–13;路 11:2–4)不僅是一個禱告範本,更是一個「禱告態度的指引」。耶穌透過這禱告,教導門徒在禱告時應有的心境。
主禱文的基本態度
1. 敬畏與謙卑
-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 態度:承認神是聖潔的父,帶著敬畏與謙卑來到祂面前。
- 禱告不是命令神,而是先降服於祂的聖名。
2. 順服與信靠
- 「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 態度:尋求神的旨意高於自己的意願,信靠祂的主權。
- 禱告不是自我中心,而是以神國為焦點。
3. 依靠與感恩
-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 態度:承認日常需要都來自神,凡事依靠祂。
- 禱告帶著感恩與單純信靠,而不是焦慮或貪求。
4. 認罪與饒恕
-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 態度:帶著悔改的心求赦免,同時饒恕他人。
- 禱告不是自以為義,而是常存謙卑、願意饒恕的心。
5. 警醒與依靠神的保護
-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 態度:承認自己的軟弱,警醒禱告,求神保守。
- 禱告不是自恃剛強,而是完全依靠神的保護。
6. 讚美與榮耀(在一些手稿有結尾頌詞)
-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
- 態度:以讚美與榮耀作結,將焦點回到神。
- 禱告不是停在自己的需求,而是以敬拜結束。
總結:主禱文的禱告態度
- 敬畏神 —— 尊祂的名為聖。
- 順服神 —— 以祂的旨意為優先。
- 信靠神 —— 依靠祂供應日常所需。
- 謙卑悔改 —— 認罪,並願意饒恕他人。
- 警醒依靠 —— 求神保護,承認自己的軟弱。
- 讚美歸榮 —— 把一切榮耀歸給神。
換句話說,主禱文教導我們:禱告不是以「我」為中心,而是以上帝的聖名、國度、旨意為中心;帶著謙卑、信靠、悔改與感恩的態度來親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