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說「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馬太福音10:36)

耶穌說「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馬太福音10:36),這句話出自祂對門徒的教導,特別是在談到跟隨祂可能帶來的挑戰和代價時。這句話的背景和含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 引自舊約背景
    這句話直接引用了舊約《彌迦書》7:6:「因為,兒子藐視父親,女兒抗拒母親,媳婦抗拒婆婆,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 在彌迦書的背景下,這句話描述了當社會道德淪喪、信仰背離神時,連最親密的家庭關係也會因分歧而破裂。耶穌引用這句話,表明祂的來臨會帶來類似的挑戰。
  2. 福音帶來分裂
    耶穌在馬太福音10:34-36說:「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我來並不是叫太平,乃是叫刀兵。因為我來是叫人與父親生疏,女兒與母親生疏,媳婦與婆婆生疏。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耶穌的意思是,祂的福音和真理會要求人做出選擇——是否全心跟隨祂。這種選擇可能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因為並非每個人都會接受耶穌的教導。當一個人選擇跟隨耶穌,而其他家人反對時,就可能產生對立,甚至親人變成「仇敵」。
  3. 屬靈優先於血緣
    耶穌強調跟隨祂需要付上代價,甚至可能犧牲與家人的和諧關係。祂要求門徒將對神的忠誠置於一切之上,包括家庭(參見馬太福音10:37)。這並不意味著耶穌反對家庭倫理,而是指出真正的信仰可能帶來試煉,迫使人重新定義生命的優先次序。
  4. 歷史與文化背景
    在耶穌的時代,宗教和家庭是猶太社會的核心。選擇跟隨耶穌可能意味著背離傳統的猶太教信仰,這在當時可能被家人視為背叛,導致嚴重的家庭衝突。這種情況在早期教會中屢見不鮮,許多信徒因信仰而被家人排斥甚至迫害。
  5. 普遍的屬靈原則
    這句話也提醒我們,信仰的道路並不總是平順的。當一個人選擇跟隨真理時,可能會面臨來自最親近之人的反對,因為他們可能不理解或不接受這種信仰。這挑戰信徒是否願意為信仰堅持到底。

總結
耶穌說「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並不是鼓勵家庭分裂,而是指出跟隨祂的道路可能帶來試煉,包括與家人的衝突。這句話提醒我們,信仰可能要求我們在真理和親情之間做出艱難的選擇,並呼籲我們將對神的忠誠放在首位。同時,這也反映了耶穌時代以及後來教會歷史中,許多信徒因信仰而面臨的現實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