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的教會起頭

「教會怎樣起頭的?」既涉及聖經神學,也涉及歷史背景。讓我從三個層次來整理:聖經根基 → 初代歷史 → 神學意義


一、聖經中的教會起頭

  1. 耶穌的宣告與應許
    • 耶穌在彼得的信仰告白之後說: 「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馬太福音 16:18)
    • 這是新約第一次出現「教會」(ἐκκλησία)的用詞,指一群蒙召出來、歸屬於神的子民。
  2. 五旬節聖靈降臨(使徒行傳 2 章)
    • 聖靈降臨在耶路撒冷,門徒開始用各國的語言宣講耶穌基督。
    • 彼得講道後,三千人悔改受洗(徒 2:41),形成第一個明顯的「教會群體」。
    • 他們「專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徒 2:42),展現了教會生活的四大核心。

二、初代歷史的發展

  1. 耶路撒冷教會
    • 是教會的起點,由使徒領導,並且以聖殿與家中聚會為主要型態(徒 2:46)。
    • 七位執事(徒 6 章)顯示教會逐漸形成制度。
  2. 教會向外擴展
    • 逼迫使信徒分散,帶動福音向猶太全地、撒馬利亞,直到安提阿等外邦城市傳開(徒 8–11 章)。
    • 安提阿教會首次將「基督徒」作為信徒的名稱(徒 11:26),並成為宣教中心。
  3. 保羅宣教與外邦教會建立
    • 保羅在小亞細亞、希臘建立許多外邦教會(哥林多、以弗所、腓立比等)。
    • 使徒行傳 15 章的「耶路撒冷大會」確立:外邦人歸信基督,不需遵守摩西律法的割禮,只要離棄偶像與污穢,強調救恩是靠恩典,不靠律法。

三、神學意義

  1. 教會是新約群體
    • 與舊約以色列相呼應:神在基督裡召出一群新子民,不再以種族、律法為界限,而是以基督為頭。
  2. 教會是聖靈的群體
    • 教會的起頭並不是一個組織計劃,而是聖靈的澆灌。聖靈使人重生、領人合一、賜下恩賜,建造基督的身體(林前 12:13)。
  3. 教會是天國的先嚐
    • 在歷史中,教會是一群已經活在「基督王權之下」的人,他們的群體生活(愛、分享、饒恕)是末世天國的預嚐。

簡要回應:教會起頭於 五旬節聖靈降臨,由耶路撒冷的使徒與門徒群體開始,逐漸因福音的擴展與逼迫傳向外邦,在聖靈引導下成為跨越文化與民族的新群體。教會的本質是「在基督裡的群體」,以聖靈為生命,以天國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