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在書信中處理了許多他所建立的教會內部問題。這些問題反映出初代教會真實的掙扎,也成為今天教會的借鏡。以下整理成幾大類,並附經文:
保羅所建立教會的內部問題
1. 哥林多教會(哥林多前、後書)
- 分黨結派:有人說「屬保羅」「屬亞波羅」「屬矶法」「屬基督」 → 分裂與驕傲(林前 1:10–12)。
- 道德敗壞:有人亂倫(繼母與繼子),教會卻默認(林前 5:1–2)。
- 訴諸法庭:信徒彼此告到外邦官府(林前 6:1–8)。
- 性道德問題:淫亂、婚姻混亂(林前 6:15–20;7 章)。
- 聖餐混亂:富人先吃喝,窮人被羞辱(林前 11:17–34)。
- 屬靈恩賜混亂:有人自誇、無秩序使用方言(林前 12–14)。
- 對復活的疑惑:有人不信死人復活(林前 15)。
2. 加拉太教會(加拉太書)
- 律法與恩典之爭:有人宣稱外邦信徒必須受割禮、守律法才得救(加 2:3–5;5:1–12)。
- 離棄真福音:信徒很快被「另一個福音」迷惑(加 1:6–9)。
- 分裂危機:因律法與自由的爭論,彼此相咬相吞(加 5:13–15)。
3. 帖撒羅尼迦教會(帖前、帖後書)
- 對末世的誤解:有人以為主已經來了,導致恐慌或放棄工作(帖後 2:1–2;3:6–12)。
- 懶惰與不守規矩:一些人不工作,專靠別人養活(帖後 3:11–12)。
4. 腓立比教會(腓立比書)
- 領袖間的紛爭:友阿爹和循都基不合,需要和好(腓 4:2–3)。
- 自私與驕傲:保羅提醒要存基督謙卑的心(腓 2:1–11)。
5. 以弗所教會(以弗所書)
- 猶太人與外邦人之間的隔閡:需要合一,因基督使兩下合而為一(弗 2:11–22)。
- 屬靈生命不成熟:容易受異端迷惑(弗 4:14)。
6. 歌羅西教會(歌羅西書)
- 混合主義異端:有人強調守節期、敬拜天使、追求神秘經驗(西 2:16–23)。
- 對基督的認識不足:需要被提醒基督是至高、全備的(西 1:15–20)。
總結
保羅建立的教會常見的內部問題有:
- 分裂 —— 團體驕傲、分門別類。
- 道德問題 —— 淫亂、貪婪、不饒恕。
- 禮拜秩序混亂 —— 聖餐、恩賜使用失衡。
- 信仰錯謬 —— 假教師、律法主義、異端思想。
- 末世誤解 —— 有人驚慌,有人放縱。
這些問題讓我們看到:教會從來不是完美的,但保羅不放棄,而是以真理和愛心牧養,提醒信徒「在基督裡成長」。
保羅建立的教會內部問題總表
教會 | 問題類型 | 內容 | 經文 |
---|---|---|---|
哥林多教會 | 分裂 | 信徒分黨結派:「屬保羅、屬亞波羅、屬矶法、屬基督」 | 林前 1:10–12 |
道德敗壞 | 有亂倫(繼母與繼子),教會默認 | 林前 5:1–2 | |
爭訟 | 信徒彼此告到外邦法庭 | 林前 6:1–8 | |
性道德混亂 | 淫亂、婚姻觀錯誤 | 林前 6:15–20;7:1–16 | |
聖餐混亂 | 富人先吃喝,窮人被羞辱 | 林前 11:17–34 | |
恩賜濫用 | 自誇、無秩序使用方言 | 林前 12–14 | |
教義問題 | 否認死人復活 | 林前 15 | |
加拉太教會 | 信仰偏差 | 被「另一個福音」迷惑,要求外邦人受割禮 | 加 1:6–9;2:3–5;5:1–12 |
分裂危機 | 因律法與自由之爭,彼此相咬 | 加 5:13–15 | |
帖撒羅尼迦教會 | 末世誤解 | 以為主已經來了,導致恐慌 | 帖後 2:1–2 |
行為偏差 | 有人不工作,專靠別人供應 | 帖後 3:6–12 | |
腓立比教會 | 領袖不合 | 友阿爹與循都基爭執 | 腓 4:2–3 |
自私驕傲 | 保羅勸勉要以基督的謙卑為心 | 腓 2:1–11 | |
以弗所教會 | 種族隔閡 | 猶太人與外邦人之間不合,需要在基督裡合一 | 弗 2:11–22 |
教義未成熟 | 容易被異端迷惑 | 弗 4:14 | |
歌羅西教會 | 異端教導 | 有人強調律法、守節期、敬拜天使、神秘經驗 | 西 2:16–23 |
基督論不足 | 忘記基督是至高、全備的 | 西 1:15–20 |
總結
- 保羅的教會問題大致有五類:
- 分裂(結黨、領袖紛爭)
- 道德(性倫理敗壞、爭訟、貪婪)
- 敬拜秩序(聖餐、恩賜混亂)
- 信仰偏差(律法主義、異端、基督論不足)
- 末世誤解(恐慌或懶惰)
這些都顯示:教會雖有軟弱,但在保羅的牧養與聖靈引導下,被塑造成長為「基督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