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約聖經的四福音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中,有多處記載提到人們要求耶穌表演神蹟,通常是為了試探祂或證明祂的身份。以下是相關記載的整理,列出主要事件及經文出處,並簡要說明背景:
1. 馬太福音
- 試探耶穌的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
- 經文:馬太福音 12:38-39;16:1-4
- 內容: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要求耶穌顯個神蹟給他們看,以證明祂的權柄。耶穌回答說,邪惡的世代只會得到「約拿的神蹟」(指祂的死而復活)。祂拒絕按他們的要求表演神蹟,因為他們的動機是試探而非真心相信。
- 背景:這些宗教領袖對耶穌的教導和作為持懷疑態度,試圖挑戰祂的神性。
- 希律王希望看到神蹟
- 經文:馬太福音(間接提及,參見路加福音 23:8)
- 內容:雖然馬太福音未直接記載,但提到希律安提帕在審判耶穌時希望看到祂行神蹟(詳見路加福音)。
2. 馬可福音
- 法利賽人要求天上的神蹟
- 經文:馬可福音 8:11-12
- 內容:法利賽人與耶穌爭論,要求祂從天上顯個神蹟來證明自己。耶穌嘆息說,這世代不會得到神蹟(除了約拿的神蹟)。祂隨即離開他們。
- 背景:類似馬太福音的記載,法利賽人試探耶穌,試圖讓祂在公開場合證明自己。
3. 路加福音
- 法利賽人要求神蹟
- 經文:路加福音 11:16, 29-30
- 內容:一些人試探耶穌,要求祂顯神蹟。耶穌回應說,邪惡的世代尋求神蹟,但只會有約拿的神蹟(預表祂的復活)。
- 背景:這與馬太和馬可的記載相似,強調耶穌拒絕以表演神蹟來滿足不信者的好奇或挑戰。
- 希律安提帕想看神蹟
- 經文:路加福音 23:8-11
- 內容:希律聽說過耶穌的事蹟,當耶穌被送到他面前受審時,他很希望看到耶穌行神蹟。然而,耶穌一言不發,沒有滿足希律的好奇心。
- 背景:希律的動機更多是出於好奇,而非真心尋求真理。
4. 約翰福音
- 猶太人要求神蹟
- 經文:約翰福音 2:18-22
- 內容:耶穌潔淨聖殿後,猶太人要求祂顯神蹟來證明祂有這樣的權柄。耶穌回答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預指祂的死與復活。
- 背景:這是耶穌公開事奉初期,宗教領袖質疑祂的權柄。
- 群眾因神蹟而跟隨
- 經文:約翰福音 6:30-31
- 內容:在耶穌行五餅二魚神蹟後,群眾要求祂再顯神蹟,說:「我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你能行什麼神蹟呢?」耶穌指出,真正的生命之糧是祂自己,而非物質的神蹟。
- 背景:群眾因物質需要(如食物)而尋求神蹟,忽略了耶穌教導的屬靈意義。
總結
四福音書中要求耶穌表演神蹟的記載主要涉及以下群體:
- 法利賽人與撒都該人(馬太 12:38-39, 16:1-4;馬可 8:11-12;路加 11:16, 29-30):他們試探耶穌,要求天上的神蹟,動機多為挑戰或懷疑。
- 猶太人(約翰 2:18-22):在聖殿事件中要求神蹟以證明耶穌的權柄。
- 希律安提帕(路加 23:8-11):出於好奇希望看到神蹟。
- 群眾(約翰 6:30-31):因物質需求要求更多神蹟。
耶穌通常拒絕以表演神蹟來滿足試探或好奇,強調真正的神蹟是祂的死與復活(約拿的神蹟)以及祂的教導。這些記載顯示,耶穌的神蹟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顯明神的國度和引導人相信祂的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