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的「等候」是信心的姿態;新約的「忍耐」是信心的行動。


「等候」(Wait)與「忍耐」(Endure)在聖經中確實彼此關聯,但在舊約與新約的脈絡中,焦點與神學意涵略有不同。
讓我們從 希伯來文、希臘文詞義、舊約與新約神學脈絡、屬靈應用 四方面來看:


一、詞源比較

中文原文詞聖經語言基本意思
等候קָוָה (qāvāh)希伯來文(舊約)「拉緊、期待、盼望」,有「盼望中堅持」之意(如繩子被拉緊等待力量的釋放)。
忍耐ὑπομονή (hypomonē)希臘文(新約)「在壓力下仍堅持不退縮」,含有「持續承受、堅忍到底」的含義。

由此可見:

  • 「等候」強調 信心的盼望與對神的信靠
  • 「忍耐」強調 在試煉中的堅定持守與不退後

二、舊約的「等候」(Wait)

意涵:

舊約的「等候」多指對 耶和華拯救與應許的信心期待
這不是被動等待,而是「信靠中保持忠誠」的生活態度。

關鍵經文:

  • 詩篇 27:14:「要等候耶和華!當壯膽,堅固你的心;我再說,要等候耶和華。」
  • 以賽亞書 40:31:「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
  • 哈巴谷書 2:3:「因這默示關乎一定的日期……雖然遲延,還要等候,因為必然臨到,不再遲延。」

神學焦點:

  • 信心的盼望:相信神的時間與作為是完美的。
  • 對未來拯救的期待:等候彌賽亞、等候復興、等候公義實現。
  • 行動中的等待:在信靠中行義、禱告、敬拜。

三、新約的「忍耐」(Endure)

意涵:

新約的「忍耐」出現在試煉、逼迫、苦難中,指 在信心裡持守到底、不放棄
這是一種「盼望的堅持」。

關鍵經文:

  • 羅馬書 5:3–4:「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 希伯來書 10:36:「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
  • 雅各書 1:2–4:「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惟有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
  • 啟示錄 14:12:「聖徒的忍耐就在此,他們是守神誡命和耶穌真道的。」

神學焦點:

  • 面對逼迫的持守:忍耐是信仰的堅定表現。
  • 與末世盼望相關:忍耐直到主再來(雅 5:7–8)。
  • 與基督的受苦連結:忍耐是與主同受苦、同得榮耀的途徑。

四、比較與整合

面向舊約的「等候」新約的「忍耐」
原文qāvāh(拉緊、期待)hypomonē(持守、不退後)
核心動力對神信實的盼望對基督再來的盼望
主要情境等候神行事、拯救、成就應許經歷苦難、逼迫、試煉
屬靈姿態信心中盼望信心中堅持
神學重點神的時間與主權人的信心與堅忍
結果得力(賽 40:31)得冠冕(雅 1:12)

可以說:

舊約的「等候」是信心的姿態;新約的「忍耐」是信心的行動。
前者教我們「信靠神會成就」,後者教我們「在未成就時仍堅持」。


五、屬靈應用

  1. 等候教我們仰望神的時間;忍耐教我們承受神的過程。
  2. 等候是信心的根;忍耐是信心的果。
  3. 在屬靈生命中,「等候」與「忍耐」不是分開的,而是信心旅程的兩步:
    • 我們 在盼望中等候神(詩 130:5–6);
    • 在試煉中忍耐到底(羅 5:3–4)。

總結一句話:

「舊約的等候,是在信心中仰望神的時間;新約的忍耐,是在信心中堅守神的旨意。」
二者合起來,就是信徒在歷史與苦難中,活出對神不變的信靠與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