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若仔細閱讀《使徒行傳》13–21章,再結合保羅書信中的線索,可以重建出保羅在三次宣教旅程中直接或間接建立的教會網絡。
需要先明白一個重點:
在保羅的觀念中,「教會」(ἐκκλησία ekklesia)不只是建築或制度,而是一群在基督裡聚集、敬拜、領聖餐並彼此服事的信徒群體(參林前 1:2;羅 16:5)。
因此,他建立的不只是「地方教會」,更是一個連結成區域網絡的宣教運動。
一、概覽:保羅三次宣教旅程(約西元 46–57 年)
宣教旅程 | 主要經文 | 時間 | 區域 | 主要同工 |
---|---|---|---|---|
第一次 | 徒 13–14 | 約 46–48 年 | 小亞細亞南部(加拉太省) | 巴拿巴、約翰馬可 |
第二次 | 徒 15:36–18:22 | 約 49–52 年 | 馬其頓、希臘 | 西拉、提摩太、路加 |
第三次 | 徒 18:23–21:17 | 約 53–57 年 | 小亞細亞西部、希臘南部 | 提摩太、路加、推基古等 |
二、保羅所建立或培養的主要教會(按地區分類)
以下列表綜合《使徒行傳》記載與保羅書信提及:
地區 | 教會/城市 | 旅程階段 | 經文 | 備註 |
---|---|---|---|---|
塞浦路斯(Cyprus) | 撒拉米、帕弗(Salamis, Paphos) | 第一次 | 徒 13:4–12 | 保羅首次外邦宣教地,方伯士求保信主。 |
彼西底加拉太(南小亞細亞) | 彼西底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特庇 | 第一次 | 徒 13–14 | 建立多個教會,後稱為「加拉太眾教會」(加 1:2)。 |
馬其頓 | 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庇哩亞 | 第二次 | 徒 16–17 | 歐洲第一批教會,保羅特別親近(腓 4:1)。 |
希臘(亞該亞省) | 雅典、哥林多 | 第二次 | 徒 17:16–18:11 | 哥林多成為主要宣教中心(停留 18 個月)。 |
小亞細亞西部(亞西亞省) | 以弗所 | 第三次 | 徒 19:1–41 | 停留三年,建立教會並培訓領袖(提摩太、推基古、亞居拉與百基拉)。 |
特羅亞(Troas) | 北愛琴海沿岸 | 第三次 | 徒 20:5–12 | 保羅多次停留、講道(猶推古復活)。 |
馬其頓與希臘再訪 | 腓立比、哥林多 | 第三次 | 徒 20:1–3 | 鞏固教會、收奉獻為耶路撒冷信徒。 |
其他間接影響的教會 | 歌羅西、老底嘉、希拉波立 | 第三次後期 | 西 1:7–8;4:13 | 保羅未親至,但由同工以巴弗建立。 |
羅馬 | 羅馬教會 | 在宣教後期寫信 | 羅 1:7;15:22–29 | 保羅未建立,但計畫前往,視為「地極」的宣教目標。 |
三、統計與層次分析
類別 | 數量(約) | 說明 |
---|---|---|
保羅親自建立的地方教會 | 約 10–12 間 | 包含加拉太地區 4 城、馬其頓 3 城、哥林多與以弗所等。 |
由保羅門徒/同工所建立的教會 | 約 5–8 間 | 例:歌羅西、老底嘉、希拉波立(以巴弗);革哩底(提多)。 |
屬於保羅宣教網絡的區域教會 | 約 20–30 個聚會點 | 依羅 16 與徒 20 記載,許多家庭教會與地方領袖並存。 |
因此,我們可合理推估:保羅直接或間接建立的教會超過 20 間,影響的信徒群體遍布三大羅馬省份(加拉太、馬其頓、亞該亞、亞西亞)。
- 馬其頓:: 位於愛琴海西岸的羅馬省份。
- 亞該亞:: 位於馬其頓以南、愛琴海西岸的羅馬省份。
- 亞西亞:: 位於愛琴海東岸、今土耳其地區的羅馬省份。
- 加拉太:: 位於亞西亞內陸,今土耳其地區的羅馬省份。

四、保羅建立教會的宣教策略
原則 | 說明 | 經文例證 |
---|---|---|
都市中心策略 | 先在重要商業城市建立核心教會,再向周圍傳福音。 | 腓立比、哥林多、以弗所 |
團隊宣教模式 | 與同工結伴(巴拿巴、西拉、提摩太等),訓練地方領袖。 | 徒 13:2–3;提前 1:3 |
自立、自養、自傳原則 | 教會由當地信徒領導、支持,非長期依賴宣教士。 | 徒 14:23;帖前 2:9 |
書信與探訪 | 透過信件與使者牧養教會,形成網絡。 | 羅 16;林後 7:6–8 |
神學教育與門徒培訓 | 建立教義根基、防範異端。 | 徒 20:28–32;提前 4:6–16 |
五、神學與宣教意義
- 教會是「宣教的結果」也是「宣教的起點」
保羅建立教會,不是為了結束,而是讓這些教會成為新的差派中心(徒 19:10)。 - 「教會」不是單一聚會,而是群體網絡(ekklesiai)
在加拉太與亞西亞,「眾教會」一詞常出現(加 1:2;林前 16:19),顯示他建立的是跨城聯盟型教會體系。 - 宣教與牧養並重
保羅的策略不是「一去不回」,而是「巡迴+書信+再訪」的牧養循環。 - 從猶太會堂到外邦家庭聚會的轉變
表明福音突破宗教、種族與文化的界限。
六、屬靈總結
「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哥林多前書》3:6
保羅所建立的教會,不只是地理擴展的成果,更是「神國生命成長」的見證。他最終的焦點不是數量,而是成熟的信仰群體(弗 4:12–16)。 「教會的多寡不在於建築的數量,而在於基督是否活在其中。」
結語
根據綜合研究:
保羅直接建立的教會:約 10–12 間。 透過同工間接建立的:約 20–30 間聚會點/教會網絡, 影響範圍:橫跨 加拉太 → 馬其頓 → 希臘 → 亞西亞,因此整體而言,保羅所建立與牧養的教會網絡可能達 30–40 個。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