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西亞( Asis)是羅馬帝國的一個大省,其範圍大約是現今土耳其的西半部,包括了當時西北部的每西亞,西部的呂彼亞,西南的迦利亞,東部的弗呂家,南方連接呂家省,東鄰加拉太省的彼西底,和呂高尼,北鄰庇推尼。
以弗所曾為其省會,鄰近之島嶼亦屬其所有。
大都市計有以弗所、米利都、撒狄、特羅亞、亞朔、士每拉、別迦摩、推雅推喇、老底嘉、歌羅西、非拉鐵非等。

「保羅與亞西亞(Asia)」是理解保羅宣教策略、聖靈引導、以及福音如何從猶太世界進入外邦世界的關鍵之一。
「亞西亞」在保羅書信與《使徒行傳》中並非指整個亞洲大陸,而是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Provincia Asia),位於今日土耳其西部。我們可以從地理、宣教歷程、神學意義、屬靈應用四個層面來理解。
一、地理與歷史背景
「亞西亞省」(Provincia Asia)
- 成立於公元前 129 年,由羅馬從帕加馬王國(Pergamum)領土擴張而成。
- 首都:以弗所(Ephesus)。
- 範圍:包括古代的呂底亞(Lydia)、弗呂家(Phrygia)、密細亞(Mysia)等地。
- 主要城市(幾乎都在沿海岸):
- 以弗所(Ephesus)——政治與商業中心
- 士每拿(Smyrna,今士米爾)
- 別迦摩(Pergamum)
- 推雅推喇(Thyatira)
- 撒狄(Sardis)
- 非拉鐵非(Philadelphia)
- 老底嘉(Laodicea)
(這七城後來也出現在啟示錄2–3章)
二、保羅在亞西亞的宣教歷程
初期:被聖靈禁止(徒16:6–7)
在第二次宣教旅程中,保羅一行人原本想向亞西亞傳道,但:
「聖靈既然禁止他們在亞西亞講道,他們就經過弗呂家、加拉太一帶地方。」(徒16:6)
「到了每西亞的邊界,他們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穌的靈卻不許。」(徒16:7)
這段經文揭示了一個重要原則:福音的進展並非只靠人的計畫,而是由聖靈引導。當時亞西亞尚未預備好,神的旨意是先讓保羅越海進入歐洲(馬其頓)——也就是後來的Via Egnatia 宣教之路(徒16:9–12)。
高峰:第三次旅程——以弗所三年(徒19章)
到了第三次宣教旅程,神的時間「滿足」了。「保羅在那裡(以弗所)住了三年。」(徒20:31)
以弗所成為整個亞西亞宣教的基地與「母會」。
事件 | 經文 | 意義 |
---|---|---|
保羅在推喇奴學房教導 | 徒19:9–10 | 福音傳遍亞西亞:「凡住在亞西亞的人都聽見主的道」 |
神蹟奇事與邪靈退去 | 徒19:11–12 | 顯明基督超越亞底米女神與巫術 |
巫術書焚燒 | 徒19:19 | 屬靈權勢的轉向與悔改象徵 |
銀匠底米丟暴動 | 徒19:23–41 | 福音挑戰經濟與宗教體系 |
由於以弗所位於羅馬亞西亞省的交通樞紐,「亞西亞七教會」的分布正可從這裡輻射出去(啟2–3章)。
保羅的同工與亞西亞人
《使徒行傳》與書信中提到多位「亞西亞的弟兄」:
同工 | 來源 | 經文 |
---|---|---|
百基拉與亞居拉 | 住在以弗所 | 徒18:18–19 |
亞細亞人推基古(Tychicus) | 以弗所人 | 弗6:21;西4:7 |
特羅非摩(Trophimus) | 以弗所人 | 徒21:29 |
亞西亞的信徒代表 | 與保羅同行至耶路撒冷 | 徒20:4 |
可見亞西亞教會在初代教會中地位顯著——他們是外邦世界宣教的見證者與支援者。
三、保羅與亞西亞的書信聯繫
書信 | 地點/收信人 | 主題關聯 |
---|---|---|
《以弗所書》 | 亞西亞省首都以弗所 |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宇宙性救贖 |
《歌羅西書》 | 亞西亞內陸弗呂家區 | 基督至高、反對諾斯底異端 |
《腓利門書》 | 同地區(老底嘉附近) | 饒恕與社群生活 |
《啟示錄》 | 約翰在拔摩島,寫給亞西亞七教會 | 教會的警醒與見證 |
亞西亞因此成為新約神學「教會論」的核心地帶。
在這裡,教會被看作:
- 神新創造的群體;
- 真正的聖殿(取代亞底米神廟);
- 在文化中心見證基督國度的燈台。
四、神學意義
聖靈的主權
亞西亞的福音不是因保羅的策略成功,而是聖靈在時間上開門。
「聖靈禁止」→「聖靈差遣」→「聖靈興旺」提醒我們:宣教的果效屬於神,不屬於計畫。
屬靈爭戰與文化挑戰
以弗所是魔術、占星與偶像崇拜的中心。福音進入這裡時,挑戰了整個宗教與經濟體制(徒19:23–27)。
因此,《以弗所書》特別強調:「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6:12)
教會作為神的居所
在偶像林立的亞西亞,保羅宣告:「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裡的人……成為主的聖殿。」(弗2:19–22)福音把亞西亞人的城市與廟宇觀重新詮釋——真正的神殿不是建築,而是基督的身體。
五、屬靈應用與查經討論
核心主題:
「讓神決定時候,讓教會成為聖殿。」
查經討論問題
- 為什麼聖靈一開始禁止保羅在亞西亞傳道?(徒16:6–7)
- 這對我們順服神的時間有何啟發?
- 保羅在以弗所三年的事奉,有哪些屬靈特徵?(徒19章)
- 哪一個事件最讓你印象深刻?
- 在以弗所文化中,福音面對什麼挑戰?
- 今天的教會在現代文化中有何相似的處境?
- 《以弗所書》如何回應亞西亞教會的實際需要?
- 「屬靈爭戰」對你個人有什麼具體意義?
- 亞西亞七教會(啟2–3章)中,哪一間最像今天的教會?為什麼?
六、延伸資料建議
- 加爾文《使徒行傳註解》:對徒19章以弗所事工有深刻靈修觀察。
- Ben Witherington III, Biblical Theology: The Convergence of the Canon — 關於教會作為新聖殿的神學視角。
- Richard S. Hess, The Old Testament: A Historical, Theological, and Critical Introduction — 對亞西亞宗教背景有重要考證。
- John Oswalt, Isaiah 40–66 (NICOT) — 關於「神的榮耀住在人中」的舊約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