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中保羅的八次主要講章(或演說)

以下是《使徒行傳》中使徒保羅的主要講章(或演說)的介紹,包含每個講章的重點和精華經文(key verse)。這些講章展示了保羅在不同場合向不同群體傳講福音的方式,涵蓋猶太人、外邦人、領袖等聽眾。我將按經文順序逐一介紹,並提供每篇講章的核心內容和一節代表性的精華經文。


1. 在安提阿的講道(使徒行傳 13:16-41)

  • 背景:保羅在第一次宣教旅程中,於彼西底的安提阿猶太會堂向猶太人和敬畏神的外邦人講道。
  • 重點
  • 回顧以色列歷史,從出埃及到大衛,強調神對選民的救贖計劃。
  • 宣告耶穌是應許的彌賽亞,通過祂的死與復活帶來罪的赦免。
  • 對比舊約律法與耶穌的救恩,警告聽眾不要拒絕福音。
  • 精華經文
  • 使徒行傳 13:38-39:「所以,弟兄們,你們當曉得,赦罪的道是由這人傳給你們的。你們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稱義的事上,信靠這人,就都得稱義了。」
  • 解釋:這節經文強調耶穌的救恩超越律法,通過信靠基督得稱義,是保羅福音信息的核心。

2. 在路司得的講道(使徒行傳 14:15-17)

  • 背景:保羅和巴拿巴在路司得醫治瘸子後,當地外邦人誤以為他們是神(宙斯和赫耳默斯)。保羅立即糾正並傳講福音。
  • 重點
  • 強調獨一真神是創造天地的主,與異教偶像無關。
  • 指出神通過自然界的恩惠(如雨水、收成)向外邦人顯明祂的慈愛。
  • 簡短但直接,呼籲外邦人轉向真神。
  • 精華經文
  • 使徒行傳 14:15:「諸君,為什麼做這事呢?我們也是人,性情和你們一樣。我們傳福音給你們,是叫你們離棄這些虛妄,歸向那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永生神。」
  • 解釋:這節突出保羅對外邦人的宣教策略,強調神的創造主權,與異教信仰形成對比。

3. 在雅典的講道(使徒行傳 17:22-31)

  • 背景:保羅在第二次宣教旅程中,於雅典的亞略巴古向希臘哲學家和知識分子傳講福音,針對他們的宗教背景(多神崇拜和「未識之神」祭壇)。
  • 重點
  • 以「未識之神」為切入點,介紹獨一真神是創造主,不住人手所造的廟。
  • 強調神與人類的關係,人是神的後裔,應尋求祂。
  • 宣告耶穌復活和將來的審判,呼籲悔改。
  • 精華經文
  • 使徒行傳 17:30-31:「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因為祂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祂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祂從死裡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
  • 解釋:這節總結保羅的呼籲,強調悔改的迫切性和耶穌復活作為神審判的證據。

4. 在米利都對以弗所長老的講道(使徒行傳 20:18-35)

  • 背景:保羅在第三次宣教旅程結束時,於米利都與以弗所教會的長老告別,分享他的事奉心志並囑咐教會領袖。
  • 重點
  • 回顧保羅忠心事奉的榜樣,無懼逼迫傳講神的旨意。
  • 警告教會將來的危險(如假教師),囑咐長老警醒牧養群羊。
  • 強調無私奉獻的精神,引用耶穌的話:「施比受更為有福。」
  • 精華經文
  • 使徒行傳 20:28:「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神的教會,就是祂用自己血所買來的。」
  • 解釋:這節強調教會領袖的責任,牧養神用寶血贖買的教會,凸顯教會的寶貴。

5. 在耶路撒冷被捕後的講道(使徒行傳 22:1-21)

  • 背景:保羅在耶路撒冷聖殿被捕後,向激動的猶太群眾公開見證,站在聖殿台階上講述自己的經歷。
  • 重點
  • 分享個人見證:從迫害基督徒的法利賽人到蒙召成為耶穌的使徒。
  • 強調大馬士革路上與復活之主的相遇,以及神呼召他向外邦人傳福音。
  • 試圖與猶太人建立連結,但因提到外邦人使命而被打斷。
  • 精華經文
  • 使徒行傳 22:14-15:「祂說:『我們祖宗的神揀選了你,叫你明白祂的旨意,又得見那義者,聽祂口中所出的聲音。因為你要將所看見的、所聽見的,對著萬民作見證。』」
  • 解釋:這節概括了保羅蒙召的使命,成為向萬民傳福音的見證人。

6. 在公會前的講道(使徒行傳 23:1-6)

  • 背景:保羅被帶到猶太公會受審,他發表簡短的辯護,巧妙利用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分歧。
  • 重點
  • 保羅宣稱自己因「盼望死人復活」受審,挑起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爭論。
  • 強調他作為法利賽人的背景,與猶太信仰的連繫。
  • 策略性地轉移焦點,使審判陷入混亂。
  • 精華經文
  • 使徒行傳 23:6:「保羅看出大眾一半是撒都該人,一半是法利賽人,就在公會中大聲說:『弟兄們,我是法利賽人,也是法利賽人的子孫。我現在受審,是為盼望死人復活。』」
  • 解釋:這節顯示保羅的智慧,將焦點轉向復活的信仰,與福音核心相連。

7. 在腓力斯面前的講道(使徒行傳 24:10-21)

  • 背景:保羅在凱撒利亞被猶太人控告,向羅馬總督腓力斯辯護。
  • 重點
  • 駁斥猶太人的指控(煽動叛亂、褻瀆聖殿),強調自己無罪。
  • 重申對神和律法的忠誠,特別是對復活的信仰。
  • 簡述自己的行為,呼籲公平審判。
  • 精華經文
  • 使徒行傳 24:15:「我向神盼望,將來無論善惡,都要復活,就是他們自己也有這個盼望。」
  • 解釋:保羅將復活信仰作為辯護核心,與猶太信仰連結,同時指向福音。

8. 在亞基帕王面前的講道(使徒行傳 26:2-23)

  • 背景:保羅在凱撒利亞向亞基帕二世和百妮基辯護,詳細述說自己的轉變和使命。
  • 重點
  • 再次分享個人見證:從法利賽人到蒙召成為耶穌的使者。
  • 強調耶穌的復活和對外邦人的使命,應驗舊約先知預言。
  • 表達對福音的忠誠,無論面對何種逼迫都不退縮。
  • 精華經文
  • 使徒行傳 26:22-23:「然而我蒙神的幫助,直到今日還站得住,對著尊貴卑賤老幼作見證。所講的並不外乎眾先知和摩西所說將來必成的事,就是基督必須受害,並且因從死裡復活,要首先把光明的道傳給百姓和外邦人。」
  • 解釋:這節總結保羅的福音信息,強調基督的受難與復活,以及普世宣教的使命。

總結

保羅的講章展現了他靈活的宣教策略,根據聽眾(猶太人、外邦人、知識分子、領袖)的背景調整信息,卻始終圍繞核心主題:耶穌的死與復活、罪的赦免、悔改與信仰。每篇講章的精華經文都凸顯福音的關鍵信息,同時反映保羅的神學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