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在福音書中所說的比喻(παραβολή, parabolē)是祂教導中極為重要的方式之一。根據聖經研究與福音書學者(如 Gordon Fee、Douglas Stuart、Craig Blomberg、Joachim Jeremias 等)的歸納,耶穌的比喻可依內容與功能分成幾大類。以下是較普遍被接受的分類方式:
一、依照「主題」分類
- 天國的比喻
- 描述上帝國的本質、發展與價值。
- 例:撒種的比喻(太13:3–9)、芥菜種(太13:31–32)、麵酵(太13:33)、重價珍珠(太13:45–46)。
- 救恩與憐憫的比喻
- 顯明神對罪人、迷失者的愛與拯救。
- 例:失羊、失錢與浪子回頭(路15章)、好撒馬利亞人(路10:30–37)。
- 審判與責任的比喻
- 警戒人要悔改,並強調將來的審判。
- 例:惡僕的比喻(太18:23–35)、十童女(太25:1–13)、綿羊與山羊(太25:31–46)。
- 門徒與信仰生活的比喻
- 教導門徒應有的態度、價值觀與行動。
- 例:才幹的比喻(太25:14–30)、聰明與愚拙建造者(太7:24–27)。
二、依照「形式」分類(Joachim Jeremias 的研究)
- 比喻(Parable proper)
- 一個生活中具象的故事,有一個主要教訓。
- 如撒種的比喻(太13)。
- 譬喻(Similitude)
- 簡短的比擬句,用日常經驗來說明屬靈真理。
- 如「你們是世上的鹽、光」(太5:13–14)。
- 範例故事(Example story)
- 提供一個正面或反面的人物作為道德範例。
- 如好撒馬利亞人、財主與拉撒路。
- 寓言(Allegory)
- 每個細節都有象徵意義(例如葡萄園工人的比喻、惡園戶的比喻)。
三、依照「受眾與目的」分類(Craig Blomberg)
- 對群眾說的比喻:啟示天國的奧祕,呼召悔改。
- 對門徒說的比喻:訓練信徒的生命與服事態度。
- 對宗教領袖說的比喻:揭露他們的不義與假冒(如惡園戶比喻)。
總結
耶穌的比喻可依不同研究視角分為 3–4 類主題或功能面。概括而言:
1. 天國比喻(啟示神國的本質)
2. 救恩比喻(彰顯神的憐憫)
3. 審判比喻(警戒悖逆)
4. 門徒比喻(教導信徒生活)
依《對觀福音》逐卷(馬太、馬可、路加)提供比喻分類表與經文對照(含比喻重疊與獨特分布),整理成一份「耶穌比喻總覽表」
一、天國的比喻(Kingdom Parables)
比喻名稱 | 經文 | 出處 | 主題重點 |
---|
撒種的比喻 | 太13:3–9;可4:3–9;路8:4–8 | 三書共通 | 神國道的信息被不同人接受的差異 |
稗子的比喻 | 太13:24–30 | 馬太獨有 | 神國中善惡共存,直到末日審判 |
芥菜種的比喻 | 太13:31–32;可4:30–32;路13:18–19 | 三書共通 | 神國起初微小,終必擴展 |
麵酵的比喻 | 太13:33;路13:20–21 | 兩書共通 | 神國的滲透力與轉化力 |
寶貝藏在地裡 | 太13:44 | 馬太獨有 | 神國的無價價值 |
重價珍珠 | 太13:45–46 | 馬太獨有 | 神國值得人放下一切追求 |
撒網的比喻 | 太13:47–50 | 馬太獨有 | 神國審判的終局 |
二、救恩與憐憫的比喻(Parables of Grace and Mercy)
比喻名稱 | 經文 | 出處 | 主題重點 |
---|
失羊的比喻 | 太18:12–14;路15:3–7 | 兩書共通 | 神尋回失喪者的喜樂 |
失錢的比喻 | 路15:8–10 | 路加獨有 | 天上為悔改的罪人歡喜 |
浪子的比喻 | 路15:11–32 | 路加獨有 | 父神對悔改者的慈愛與赦免 |
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 | 路10:30–37 | 路加獨有 | 愛鄰舍的真正意義 |
葡萄園工人的比喻 | 太20:1–16 | 馬太獨有 | 神恩典的主權與慷慨 |
三、審判與責任的比喻(Parables of Judgment and Accountability)
比喻名稱 | 經文 | 出處 | 主題重點 |
---|
惡園戶的比喻 | 太21:33–46;可12:1–12;路20:9–19 | 三書共通 | 以色列拒絕神差來的僕人與兒子 |
十童女的比喻 | 太25:1–13 | 馬太獨有 | 為主再來儆醒預備 |
才幹(銀幣)的比喻 | 太25:14–30;路19:11–27 | 兩書共通 | 忠心管理神所託付的 |
綿羊與山羊 | 太25:31–46 | 馬太獨有 | 最終審判中的行動信仰 |
財主與拉撒路 | 路16:19–31 | 路加獨有 | 審判的逆轉與公義 |
四、門徒與信仰生活的比喻(Discipleship and Daily Life)
比喻名稱 | 經文 | 出處 | 主題重點 |
---|
兩個建造房子的比喻 | 太7:24–27;路6:47–49 | 兩書共通 | 聽道行道的根基穩固 |
財主與愚富 | 路12:16–21 | 路加獨有 | 不要倚靠財富,當為神富足 |
不饒恕僕人的比喻 | 太18:23–35 | 馬太獨有 | 饒恕的重要與神的標準 |
不義的管家 | 路16:1–9 | 路加獨有 | 善用世俗資源以求屬靈益處 |
婚筵的比喻 | 太22:1–14 | 馬太獨有 | 蒙召者多,選上的少;回應神邀請的責任 |
五、比喻分佈概覽
福音書 | 比喻數量 | 特色 |
---|
馬太福音 | 約23個 | 著重「天國」與末世審判 |
馬可福音 | 約10個 | 強調「神國的奧祕」與行動信心 |
路加福音 | 約28個 | 著重「憐憫、貧富、公義」主題,許多獨特比喻 |
約翰福音 | 幾乎無正式比喻 | 以象徵性語言(如「我是真葡萄樹」)取代 |
詮釋建議(根據 Fee & Stuart《How to Read the Bible for All Its Worth》)
- 尋找核心教訓:大多數比喻只有一個主要焦點,而非每個細節都具象徵意義。
- 理解文化背景:耶穌使用當時的農業、社會與經濟情境說話。
- 關注聽眾對象:耶穌對群眾、門徒、法利賽人說話的語氣與目的各異。
- 連結天國信息:比喻不是道德故事,而是宣告神國臨到的「挑戰性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