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 10:8–11 與 以西結書 2–3 章的相似之處在於,約翰明顯是有意引用以西結的「受託異象」作為自己先知召命的範本。根據多本新約導論與解經資料,可歸納出以下幾個主要平行與神學意涵:
- 先知蒙召的場景與來源相似
兩處經文都描寫從天上來的聲音或使者傳遞神的話語。約翰在啟 10 章聽見「從天上所聽見的那聲音」,以西結則是被「靈進入」並聽見神對他說話(結 2:2)。這顯示兩位先知都在神榮耀的同在中接受差遣。 - 「吃書卷」的象徵行動
兩人都被命令「吃」一個書卷。以西結吃下寫滿哀號與悲歎的書卷,覺得「口中甜如蜜」(結 3:1–3);約翰吃下「小書卷」也「口中甘甜如蜜」,但「肚子發苦」(啟 10:9–10)。這象徵先知對神話語的領受既甜美(因神的啟示與救恩),又苦澀(因審判與被拒絕的痛苦)。 - 「吃」與「說」的關聯:內化與宣講
吃書卷象徵先知完全吸收、內化神的啟示,使之成為自己的信息;之後「說預言」或「傳達」神的話(結 3:4–11;啟 10:11)。因此,兩段經文都呈現「領受 → 吃進 → 宣講」的連續動作,描寫先知蒙召與被委任傳達神話的過程。 - 文字與結構的呼應
《啟示錄》10 章的「小書卷」(biblaridion) 顯然呼應 以西結 2–3 章 的 書卷 (biblion),兩者都以書卷作為神啟示與審判信息的媒介。正如學者指出,啟示錄的多處結構(包括 10 章的小書卷與 11 章量殿)都受 以西結書 40–48 章的影響。 - 神學意涵:先知職分與教會使命
以西結被差遣向悖逆的以色列家說話;約翰則被吩咐「指著許多民族、邦國、語言、君王再說預言」(啟 10:11)。這不僅強化約翰作為新約先知的身分,也象徵教會在歷史中延續先知使命,要向萬國宣講神的話,即使這任務伴隨苦難與拒絕。
總結:
啟示錄 10 章可視為以西結 2–3 章的「新約重演」。兩位先知都被召喚去「吃」神的話、在甜蜜與苦澀之間經歷神話語的力量。約翰藉此說明,他的預言使命與以西結同源,都是天上所賜、關乎審判與救贖的啟示;而對今日教會而言,這也象徵每一位屬神的見證人都被呼召去領受、消化並傳講那既甜且苦的神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