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巴比倫城」 vs. 「新耶路撒冷」

《啟示錄》「大淫婦巴比倫」 vs. 「新耶路撒冷」對照圖

(揭示兩個「城市」的神學對比:人類文明 vs. 神的國度)


經文背景

  • 巴比倫大城(啟 17–18):象徵敵對上帝的世俗帝國與偶像化文明。
  • 新耶路撒冷(啟 21–22):象徵神與羔羊的居所、聖潔與生命的終極實現。

這兩城在《啟示錄》中構成「對比的雙城神學」,延續自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Civitas Dei)思想——一城屬於人,一城屬於神。


對照圖:兩座城的屬性與象徵

對比面向 巴比倫大淫婦之城(啟 17–18) 新耶路撒冷聖城(啟 21–22)
名稱意義「巴比倫」=壓迫、混亂、偶像化「耶路撒冷」=和平之基、神的居所
外貌描寫穿紫紅衣,滿手金杯(17:4)以寶石為基、透明如水晶(21:18–21)
屬靈狀態淫亂、醉酒、偶像崇拜聖潔、公義、無罪
權力象徵坐在七山上,掌控列國(17:9,18)神與羔羊為殿,神作王掌權(21:22–24)
經濟文化富可敵國,剝削萬民(18:3,11–13)無需買賣,生命河流永流(22:1–2)
宗教象徵虛假敬拜、崇拜獸像真實敬拜、事奉羔羊
道德光景驕傲、自誇、拜偶像謙卑、純潔、永遠順服神
與列國關係君王與她行淫(17:2)列國在其光中行走(21:24)
結局被火焚燒、永遠滅亡(18:8–19:3)永存於神面前(22:3–5)
屬靈代表人類自立之城(Civitas Terrena)神的國與羔羊之城(Civitas Dei)
呼召對象「我的民哪,你們要從她中出來!」(18:4)「凡口渴的,都可以來!」(22:17)

神學解析

層面巴比倫新耶路撒冷
屬靈本質反上帝的權勢系統神與人同住的國度
權力核心政治、經濟、宗教合謀(「獸的體制」)羔羊的權柄與生命
道德取向淫亂(背叛神)、剝削(人治人)聖潔、愛、公義(神治人)
神學訊息人若將權力、財富、宗教偶像化,終必滅亡唯有羔羊的國是永存的榮耀

神學意義與今日應用

啟示屬靈意涵
「大淫婦」代表 任何時代的世俗帝國 ——以權力、金錢、宗教操控為中心的體制。今天的信徒也可能被「巴比倫的酒」迷惑:追逐繁華、榮耀、自我。
「新耶路撒冷」代表 神的國與聖徒群體 ——不屬於世俗系統,屬於羔羊。教會被呼召「從她中間出來」,活出屬天的價值與敬拜。

結語

啟示錄的兩座城不是單純的未來預言,而是:

人類歷史與屬靈實相的雙重對比:「巴比倫」是人以自己為神的城市;「新耶路撒冷」是神與人同住的城市。

最終的盼望是:“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啟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