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隱的後裔(4:17–24)VS 塞特的後裔(4:25–5:32)—-創世紀有意將兩者放在對照的位置,展現「罪的延續與恩典的延續」兩種人類路線

非常好的問題——比較創世記第四章中該隱的後裔(4:17–24)與第四章末至第五章中塞特的後裔(4:25–5:32)這兩個家譜,是理解創世記神學結構與人類文明觀的關鍵之一。根據多位學者(如 Walter Brueggemann、Richard Hess、John H. Walton 等)的分析,這兩個族系被作者有意放在對照的位置,展現「罪的延續與恩典的延續」兩種人類路線。以下整理比較如下:


一、結構上的對照與目的

學者 Richard S. Hess 指出,創世記 1–11 的結構常以雙重族譜呈現:

「創世記4章記述該隱的後裔並評論文化的各方面,而第5章則聚焦於塞特的後裔,特別關注宗教性的事(如以諾與神同行)……這顯示作者刻意安排先記罪的家系,再記救贖的家系」。

這意味著——

  • 該隱系代表人類文化的發展,但脫離神的方向;
  • 塞特系代表與神同行、蒙揀選的敬虔血脈,延伸至挪亞、亞伯拉罕。

二、文化與宗教的分化

對比項目該隱的後代(創 4:17–24)塞特的後代(創 4:25–5:32)
起始人物該隱——被咒詛者、流離者塞特——「神給我立了另一個子嗣」
第一代以諾(城的建立者)以挪士(「那時人才求告耶和華的名」)
特色建城、發展文明(帳棚、音樂、銅鐵)開始敬拜、傳承屬靈信仰
神學主題人類文化的進步與暴力的升級神保留救贖的後裔與信仰的延續
代表人物拉麥:多妻、報復七十七倍(暴力誇張化)以諾:「與神同行」三百年,被神接去(敬虔高峰)
結果家譜終止於拉麥(滅亡)家譜延伸至挪亞(新創造)

Walter Brueggemann 指出:

「創世記 4 章是一個強烈的對比:激烈的罪惡(4:8–11)、高度的文化(4:17, 21–22)與初生的信仰(4:26)同時並存……塞特一系成為新的開始,是倚靠耶和華的家庭」。

該隱的後代拉麥不但實行多妻,且為人驕傲兇殘,若有人得罪他,就算是未成年的小孩,他都會下毒手害他。 所以我們不要輕視罪惡的可怕,罪惡的殺傷力及影響是非常強的,是可以一代傳一代,並以倍數增加的。

我們要曉得人類文明發達、科學進步,並不等於人的本性會改變或道德品格會相應提高,往往因為人以為自己這麼了不起,就愈驕傲和愈不覺得需要上帝。 該隱的後代建造城市,他們建立文化與文明,但卻是一個沒有上帝的文明!當人類社會拒絕上帝和拒絕接受祂律法的約束,就會產生一個外表看來偉大、先進的文明,但卻是一個邪惡、殘暴、不仁的社會。

這樣的社會也是一個無根的文明,因為沒有上帝,只有人本主義,建立的也是一個世俗文化,當中各人作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人雖然生活在一起,但卻不是一個社群,不單不會互愛互助,彼此關愛,更是各懷鬼胎,自求福氣,眾人都以追求自己的好處為唯一目的。 通過亞當七世孫拉麥的誇耀,我們可見人類文明和文化的進步並不等於人可以遏制罪惡,相反的,文明愈提高,道德就愈低落,罪惡更擴張。

創世記四章23-24節:「拉麥對他兩個妻子說:亞大、洗拉啊,聽我的聲音;拉麥的妻子啊,側耳聽我的言語:大人傷我,我把他殺了;小孩損我,我把他害了。若殺該隱,遭報七倍,殺拉麥的,必遭報七十七倍。」 ©


三、神學意義:兩條人類的道路

  1. 該隱系:人文文明的興起與罪的蔓延
    John Dominic Crossan 指出,創世記4章揭示文明的起源伴隨暴力與權力的擴張:「文明從手足相殘開始……農夫取代牧人,建城的同時暴力升級」。
    → 表示人類文化發展並非中性,而是伴隨罪與自我中心的擴大。
  2. 塞特系:救贖歷史的開端
    塞特被視為「代替亞伯」的後裔,象徵「女人的後裔」(創 3:15)線索的延續。此族系顯明神的信實,在審判中仍保留恩典與希望。

創世記第四章25節至第五章全章,亞當的第三個兒子塞特繁衍出一個與該隱後代截然不同的社會和文明。昨天我們在創世記第四章20-22節中知道該隱的後裔發展出不同的工具和器皿,建立了一個相對發達的文明,但卻是一個充滿兇殘、不義和暴力的社會。

該隱後代的代表人拉麥不單開始多妻的婚姻制度,在第四章23-24節更以兇殘殺害人而對他的兩個妻子誇口,這是今天無上帝信仰和人本主義社會的雛型,這樣的文明以自我為中心,自大、驕傲,沒有憐憫,沒有饒恕。這文明不單失去敬畏上帝的觀念,連人應該愛護自己的弟兄和互相看顧的觀念也沒有了。

從創世記第四章25節開始,創世記的作者就介紹另一個人類文明的開始,就是亞當從塞特所出的敬虔一族,塞特的後代一直延伸至挪亞時代。創世記第四章25節,「亞當又與妻子同房,她就生了一個兒子,給他起名叫塞特,說:『神給我立了另一個子嗣代替亞伯,因為該隱殺了他。』」「塞特」原意是「擺放」、「立」或「根基」的意思,夏娃也說:「…神給我立了另一個子嗣代替亞伯」(25) ,所以「塞特」就是「女人的後裔」(創第三章15節) 和人類新開始的基礎。 創世記四章26節:「塞特也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叫以挪士。

那時候,人開始求告耶和華©版權屬建道神學院所有 的名。」 塞特替他的兒子改了一個特別的名字,就是「以挪士」,意思就是「軟弱的」或「必死的」,這可以說是塞特後裔的特點。塞特認識到人的軟弱及有限,這與該隱和他的後代的驕傲和自誇是完全相反的。認識人和認識上帝是連在一起的,當人真的認識自己的軟弱和有限後,就會「…開始求告耶和華的名。」這也是敬虔族裔的標記,我們不單自己敬拜真神,也呼籲及邀請其他人與我們一起敬拜上帝。


四、整體神學反思

從創世記的敘事結構看,這兩條家譜不是單純的歷史記錄,而是兩種人類取向的神學象徵

  • 該隱系:代表人類自立、離棄神、追求文化與權力的文明——結局是暴力與滅亡。
  • 塞特系:代表依靠神、活在神面前的生命——最終導向挪亞、亞伯拉罕與彌賽亞的救贖線。

Brueggemann 說得精準:

「神是信實的——祂讓被咒詛者(該隱)仍得生存;但新的希望不在於該隱的城市,而在於塞特的家族,那裡人開始呼求耶和華的名。」


五、結論

創世記第四、第五章的並列顯明——

  • 人類文明與屬靈敬虔從一開始就走上兩條不同的道路
  • 神在罪惡蔓延中仍持守祂的約與恩典;
  • 「該隱的城」最終會毀滅,而「塞特的後裔」將延續到救贖的應許。

「該隱系與塞特系對照圖表」(含希伯來名字含義、神學主題、與新約的延伸線索)


一、〈該隱與塞特兩族系對照表〉

(創世記 4:17–24;4:25–5:32)

對照項目該隱的族系(罪的延續與文化的擴張)塞特的族系(信仰的延續與救贖的希望)
起源該隱(被咒詛者、逃亡者)塞特(神所立的後裔,「代替亞伯」)
第一代以諾(建造城邑)以挪士(那時人才求告耶和華的名)
名字意義該隱(得)→掌控;以諾(奉獻)→人定勝天的象徵塞特(設立、根基)→神為新起點;以挪士(人)→承認軟弱
代表人物拉麥——多妻制、暴力報復(七十七倍)以諾——與神同行三百年,被神接去
文化特徵文明發展:建城、牧業、音樂、冶金(4:20–22)信仰發展:敬拜、呼求神名、與神同行(4:26;5:24)
屬靈意涵人類離棄神後仍能發展文化,卻充滿暴力與驕傲神保留敬虔的後裔,信仰延續帶來盼望
神學主題罪的擴散、文明的墮落、暴力的自我誇大敬虔的傳承、神的信實、救贖計畫的延續
結局終止於拉麥——暴力與自誇的極致延伸至挪亞——洪水後的新創造
象徵意義「人」依靠自己建立城市(該隱的城)「神」建立救贖的根基(塞特的後裔)

神學重點:該隱系展示「文明的進步與道德的墮落」並行→ 一條線導向巴別塔與暴力的帝國(創11),;塞特系則象徵「信仰的延續與救贖的預表」→ 一條線導向挪亞、亞伯拉罕與彌賽亞(創12)。


二、〈亞當後裔族譜圖:兩條人類路線〉

                      亞當  Adam
                      │
      ┌───────────  ───┴───────────────┐
      │                                            │
    該隱  Cain                              塞特  Seth
  (被咒詛者)                         (神所立者)
      │                                            │
   以諾  Enoch(建城)                以挪士 Enosh(求告耶和華名)
      │                                            │
   以拿  Irad                                 該南  Kenan
      │                                            │
 米戶雅利 Mehujael                       瑪勒列 Mahalalel
      │                                            │
 瑪土撒利 Methushael                   雅列 Jared
      │                                            │
   拉麥 Lamech(暴力、多妻)          以諾 Enoch(與神同行)
   ├─────┬─────┬─────┐                  │
   │           │           │           │              瑪土撒拉 Methuselah
 雅八       犹八        土八該隱     拿瑪               │
牧業者   音樂者     鐵匠         (文化象徵)      拉麥(義人)
                                                 │
                                               挪亞 Noah(新創造)

該隱系結束於暴力與人為的文化塞特系延續至挪亞與洪水後的新約


神學整合與默想

「神的信實在該隱的咒詛中仍顯恩典,祂讓罪人仍得存活;但新的希望不在於該隱的城,而在於塞特的家,那裡人開始呼求耶和華的名。」——Walter Brueggemann,《創世記詮釋》

這兩條族系象徵兩種人生之路:

  • 該隱路線:以自我為中心、追求權力與成就;
  • 塞特路線:以神為中心、行在祂面前、承接應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