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的逾越節是「救恩的影子」,耶穌的十字架是「救恩的實體」。


這是整本《出埃及記》與《新約救恩神學》的關鍵連結點之一。埃及第十災(擊殺長子)與耶穌基督的救贖寶血之間,
有非常深刻的「預表關係」(Typological Relationship)。我們可以一步步來看這個神學連線:


一、背景:第十災與逾越節(Passover)

出埃及記 12章「我要擊殺埃及地所有的長子……血要在你們所住的房屋上作記號;我一見這血,就越過你們去。」(出12:12–13)

這一章是整個救贖史的轉捩點。上帝藉著「第十災」審判埃及,但同時給以色列人一條「血的出路」。凡在門框、門楣上塗上羔羊之血的家,滅命的天使就越過(pass over)他們。

這就是「逾越節」(Passover)的起源,也是「救贖」觀念最早具體化的事件。


二、第十災的屬靈意義:審判與拯救的分界線

面向意義屬靈預表
審判的對象埃及長子(象徵罪的代價)「罪的工價乃是死」(羅6:23)
拯救的憑據羔羊之血塗在門上「沒有流血就沒有赦罪」(來9:22)
拯救的條件信服神的話,順服行動「信心因行動成全」(雅2:22)
拯救的結果越過、釋放、出埃及「救我們脫離黑暗權勢」(西1:13)

重點:血不是裝飾,而是界線:有血的家門=屬於耶和華的百姓;無血的家門=仍在審判之下。


三、第十災中的「逾越羔羊」預表「基督的寶血」

新約明確指出:「因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林前5:7)

我們可以對照看:

出埃及記的羔羊耶穌基督
無殘疾的公羊羔(出12:5)「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彼前1:19)
在黃昏被宰(出12:6)耶穌在逾越節時辰被釘十字架(約19:14)
血塗在門上以免死亡(出12:7)耶穌的血使信祂的人免於永死(來9:12)
羔羊全然被吃(出12:8–10)信徒領受基督的生命(約6:54–56)
這夜成為拯救的開始(出12:29–31)耶穌的死開啟了新約的救贖(路22:20)

結論:「逾越節的羔羊」在歷史中是一場拯救;在基督裡則成為救恩的實現。


四、「血」在救贖中的神學意涵

血代表生命的代價—-「因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利17:11)→ 羔羊的血代表生命的替代,代人承受死亡。

血是遮蓋與保護—-在門上塗血,不是為了神能看見,而是為了表示:這戶人家已經被贖回,屬於神的名下。
→ 「我一見這血,就越過你們去」(出12:13)。

血是立約的記號—-出24章摩西用血灑在百姓身上立約,新約中耶穌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路22:20)。

因此,基督的血就是新的「逾越記號」——不是塗在門框上,而是塗在信徒心門上。


五、新約如何延續逾越節的圖像

出埃及記事件新約對應經文屬靈實現
羔羊被宰、血塗門上約1:29:「看哪,神的羔羊!」耶穌代替我們承受死亡
逾越節晚餐太26:26–28成為聖餐(紀念基督的身體與血)
以色列人出埃及西1:13–14信徒脫離罪與死亡的轄制
經血拯救後的自由之旅羅6:4–5新生命的起點,進入屬靈應許之地

六、屬靈應用:從「埃及」到「新生命」

階段逾越節象徵屬靈應用
埃及之夜在罪中受轄制人在未得救前的光景
羔羊之血信心的救贖信耶穌得蒙赦免與保護
出埃及離開罪的奴役成為神的子民,進入新生命
曠野旅程成聖過程信徒生命被陶造、學習信靠
進入迦南應許的安息預表在基督裡的完全得勝與安息

七、總結神學洞見

埃及第十災是審判的夜;逾越羔羊的血是救贖的門。耶穌基督的寶血成就了那歷史事件的終極意義:
「他們勝過那惡者,是因羔羊的血」(啟12:11)。

因此——出埃及的逾越節是「救恩的影子」,耶穌的十字架是「救恩的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