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The Exodus)不僅是舊約以色列歷史的核心事件,在新約中,它也被視為 救恩的預表(Typology of Salvation),成為理解耶穌基督的救贖、洗禮、主餐與新約群體身份的關鍵神學圖像。
一、整體概覽
根據學者統計(如 Beale & Carson, Commentary on the NT Use of the OT、The New Dictionary of Biblical Theology):
- 新約明確或間接提到「出埃及事件」的經文 約有50處以上;
- 直接使用「出埃及」(希臘文 ἔξοδος / exodos)一詞的約有 3–4處;
- 涉及「埃及」、「摩西帶領」、「過紅海」、「曠野試探」等主題的則更廣泛。
二、新約引用與提及「出埃及事件」的主要經文分類
以下我將分為五個主題群組,並附上核心經文與神學意涵👇
① 直接提到「出埃及」或「摩西領出百姓」的經文
| 新約經文 | 重點內容 | 神學意涵 |
|---|
| 路加福音 9:31 | 摩西、以利亞與耶穌在變貌山上談論祂「去世(ἔξοδος,exodos)」的事。 | 「出埃及」成為耶穌十字架救贖的象徵——祂要引導人出罪惡之奴役。 |
| 希伯來書 11:27–29 | 談摩西因信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信過紅海。 | 出埃及是信心的典範,象徵信徒離開舊生命、進入應許。 |
| 猶大書 1:5 | 「主救了祂的百姓出埃及地,後來卻把不信的滅絕了。」 | 出埃及象徵救恩,但也警戒不信的心。 |
| 使徒行傳 7:35–36 | 司提反講述摩西如何領百姓出埃及、行神蹟奇事。 | 回顧神拯救歷史,預表基督的拯救行動。 |
| 希伯來書 8:9 | 引耶利米31:32:「我拉他們的手領他們出埃及地的日子…」 | 神的新約與出埃及的舊約形成對照——恩典大過律法。 |
② 將出埃及作為「救恩與洗禮的預表」
| 新約經文 | 出埃及意象 | 神學意義 |
|---|
| 哥林多前書 10:1–2 | 「以色列人都從雲下、海中經過,受洗歸了摩西。」 | 出埃及過紅海預表信徒在基督裡的洗禮與重生。 |
| 哥林多前書 10:3–4 | 「都吃一樣的靈食,喝一樣的靈水…那磐石就是基督。」 | 曠野供應預表基督是屬靈生命的糧與水。 |
| 希伯來書 3–4章 | 論以色列出埃及後不信,未進入安息。 | 呼召信徒要持守信心,進入「神的安息」。 |
| 啟示錄 15:2–3 | 得勝者唱「摩西之歌與羔羊之歌」。 | 出埃及的勝利讚歌成為末世救贖的象徵。 |
③ 將出埃及作為「基督救贖的預表」
| 新約經文 | 關聯意象 | 神學主題 |
|---|
| 馬太福音 2:15 | 「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引用何西阿11:1)。 | 耶穌重演以色列的歷史——祂是真以色列人、真神子。 |
| 約翰福音 6:31–35 | 「我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 | 曠野的嗎哪預表基督的真糧。 |
| 約翰福音 3:14 | 「摩西在曠野舉蛇,照樣人子也必被舉起。」 | 出埃及曠野事件(民21)預表十字架救贖。 |
| 路加福音 22:7–20 | 耶穌在逾越節設立主餐。 | 主餐成為新出埃及的記號——羔羊的血救贖人。 |
| 約翰福音 1:29 | 「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 逾越節羔羊成為耶穌的預表。 |
④ 出埃及作為「審判與警戒的歷史典範」
| 新約經文 | 重點 | 神學意涵 |
|---|
| 哥林多前書 10:5–11 | 「他們多半倒在曠野…這些事都是警戒。」 | 出埃及故事成為信徒對試探與不信的警告。 |
| 希伯來書 3:7–19 | 引詩95篇:不可硬著心。 | 曠野世代象徵不信與背逆。 |
| 猶大書 1:5–7 | 出埃及、墮落天使、所多瑪罪並列。 | 強調神的公義審判。 |
| 啟示錄 8–16章 | 七災與埃及十災意象呼應(血河、黑暗、蛙、災病)。 | 出埃及的審判象徵末日審判。 |
⑤ 出埃及的「新創造/新約群體」象徵
| 新約經文 | 出埃及關聯 | 意涵 |
|---|
| 路加福音 9:31 | 耶穌的「Exodus」=十字架死亡 | 新出埃及:從罪的奴役中被救贖。 |
| 彼得前書 1:18–19 | 「你們得贖脫去虛妄行為…乃用基督的寶血。」 | 如同逾越羔羊之血使人得自由。 |
| 啟示錄 5:9 | 「用祂的血從各族各方買人歸神。」 | 神的新子民,如同從埃及被救贖出來。 |
| 啟示錄 21:1–5 | 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 | 最終出埃及:從被造界的奴役進入永恆榮耀。 |
三、統計與歸納
| 分類 | 範圍 | 範例經文數 | 神學焦點 |
|---|
| 直接提及「出埃及」 | 5–6處 | 路9:31、徒7:36、猶1:5、來11:27、來8:9 | 歷史事件的回顧 |
| 以出埃及作預表 | 約 20處 | 林前10章、約6章、路22章等 | 救恩與洗禮 |
| 以出埃及為警戒 | 約 10處 | 來3–4章、猶1章 | 不信的警告 |
| 以出埃及為末世象徵 | 約 10處 | 啟示錄 8–16章、15章 | 最終審判與拯救 |
| 總計 | 約50處 | – | 救恩歷史核心象徵 |
四、神學總結:出埃及在新約中的四重意義
| 層面 | 舊約意義 | 新約成全 |
|---|
| 歷史層面 | 神從埃及拯救以色列 | 神在基督裡拯救全人類 |
| 宗教層面 | 逾越節羔羊的血使人免災 | 基督為真逾越節羔羊(林前5:7) |
| 倫理層面 | 離開奴役、遵守律法 | 離開罪惡、順服聖靈 |
| 末世層面 | 進迦南的盼望 | 進入神永恆國度的榮耀安息 |
五、結語
出埃及不只是歷史事件,乃是整本聖經「救贖故事的藍本」——
- 摩西預表基督;
- 羔羊預表十架;
- 應許之地預表永恆的國度。
- 紅海預表洗禮;
- 曠野預表信徒的試煉
新約將「出埃及」轉化為「出罪得贖」的福音圖像。因此,基督徒每一次領主餐、受洗、唱救恩詩,其實都是在「重演出埃及」的神學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