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如何在以弗所關心哥林多教會
一、歷史背景簡介
- 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徒 18:1–18)→ 約主後 50–51 年 在 哥林多 建立教會,停留約一年半。
- 離開哥林多後 前往 以弗所(徒 18:19–21),後於第三次旅程再回以弗所(徒 19:1)。
- 約主後 54–55 年,保羅在 以弗所 停留三年(徒 20:31),此期間寫下《哥林多前書》。
二、地圖概覽
哥林多:希臘南部商業中心,文化繁華、宗教混雜。 以弗所:小亞細亞大城,是保羅宣教的中心據點。兩地距離約 320 公里,航海往來約需 5–7 天。保羅藉著信使與信件往返兩地,維繫牧養聯繫。

三、保羅得知哥林多教會情況的四大管道
| 管道 | 經文依據 | 內容摘要 | 所反映問題 |
|---|---|---|---|
| ① 革來氏家裡的人 | 林前 1:11 | 從哥林多來的信徒報告教會中有分黨紛爭。 | 保羅派、亞波羅派、彼得派、基督派。 |
| ② 聽聞各種消息(口頭報告) | 林前 5:1;11:18 | 聽說有亂倫、主餐混亂、信徒紛爭。 | 道德墮落、禮拜無秩序。 |
| ③ 哥林多人來信詢問 | 林前 7:1 | 「論到你們信上所提的事…」 | 問題包含婚姻、獨身、偶像祭物、屬靈恩賜。 |
| ④ 教會代表來訪(司提法那等人) | 林前 16:17 | 「司提法那、福徒拿都、亞該古到了這裡…」 | 傳遞教會近況、帶來奉獻、求教問題。 |
四、保羅在以弗所的回應行動
| 行動 | 經文依據 | 說明 |
|---|---|---|
| 寫「前信」 | 林前 5:9 | 「我先前寫信給你們說…」——此信已佚失。 |
| 寫《哥林多前書》 | 林前全書 | 回應分黨、淫亂、婚姻、偶像祭物、主餐、恩賜、復活等問題。 |
| 派提摩太前往哥林多 | 林前 4:17;16:10 | 作為保羅的代表,協助教導並觀察狀況。 |
| 寫「痛心的信」與《哥林多後書》 | 林後 2:3–4;7:8–9 | 在哥林多前書之後,面對進一步的反對與誤解。 |
五、哥林多教會的主要問題(保羅所聽聞的內容)
| 問題類別 | 經文範圍 | 摘要 |
|---|---|---|
| 分黨結派 | 林前 1–4 章 | 將傳道人當作偶像,失去十架的中心。 |
| 淫亂與訴訟 | 林前 5–6 章 | 道德敗壞、信徒互相告狀。 |
| 婚姻與貞潔 | 林前 7 章 | 婚姻、獨身、離婚等混亂觀念。 |
| 偶像與自由 | 林前 8–10 章 | 食祭偶像之肉、自由與愛心的張力。 |
| 敬拜秩序 | 林前 11–14 章 | 主餐混亂、婦女蒙頭、方言紊亂。 |
| 復活信仰 | 林前 15 章 | 有人否認死者復活。 |
六、神學與牧養意義
保羅的「遠距牧養」典範—- 以弗所與哥林多相隔遙遠,保羅仍透過信使、信件、禱告關心教會。 展現「跨地區牧養網絡」的早期教會典範。
真理與愛心並重—- 保羅嚴厲糾正錯誤,但語氣中流露父親般的愛(林前 4:14–15)。
教會問題不是失敗,而是成長的契機—- 神藉保羅的勸勉使哥林多教會回轉,留下教會更新的重要教材。
以弗所的教導影響亞細亞與哥林多—– 保羅在以弗所三年的教導(徒19:10)讓福音傳遍亞細亞,也間接鞏固哥林多的信仰根基。
七、四封與哥林多教會相關的書信互動表
| 信件名稱 | 狀況 | 經文線索 | 現存與否 |
|---|---|---|---|
| 前信(The Previous Letter) | 勸他們離開淫亂 | 林前 5:9 | 佚失 |
| 《哥林多前書》 | 回應教會各種問題 | 林前全書 | 現存 |
| 「痛心的信」 | 面對反對者、帶著淚寫的信 | 林後 2:3–4;7:8–9 | 佚失 |
| 《哥林多後書》 | 重建關係、捍衛使徒職分 | 林後全書 | 現存 |
八、結語
離開哥林多的保羅,身在以弗所,仍「以父親的心」守望他所建立的教會。透過革來氏家人、信徒來信與代表來訪,
他既痛心又堅定地以真理回應,寫下充滿教牧智慧的《哥林多前書》,成為歷世歷代教會面對紛爭與混亂時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