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探」與「試驗」的分別,不只是語言上的,而是屬靈角度的

「試探」與「試驗」的分別,不只是語言上的,而是屬靈角度的。


一、πειράζω (peirazō) —「試探/試驗」

原文意思

「嘗試、試驗、挑戰」(to try, to test, to tempt)

在古典希臘文中是中性詞,指「嘗試看看」。
但在新約中,若試驗的目的帶著引人犯罪、使人跌倒的意圖,就譯為「試探」。


例子一:馬太福音 4:1

τότε ὁ Ἰησοῦς ἀνήχθη εἰς τὴν ἔρημον ὑπὸ τοῦ πνεύματος
πειρασθῆναι ὑπὸ τοῦ διαβόλου。

「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

  • 這裡 peirasthēnai 是被動式不定詞,表示「被試探」。
  • 主體是「魔鬼」,意圖讓耶穌犯罪,因此是「惡意的試探」。

意涵:撒但用這「試探」要破壞耶穌對父的順服。但同一事件對神來說,卻是「讓子顯出忠誠」的試驗。


例子二:約翰福音 6:6

τοῦτο δὲ ἔλεγεν πειράζων αὐτόν·
αὐτὸς γὰρ ᾔδει τί ἔμελλεν ποιεῖν。

「他說這話是要試驗腓力,因為他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這裡的 peirazōn 由耶穌發出,意圖教育門徒,不是要陷害他。 所以「試驗」可有中性甚至正面的意涵。

「πειράζω」(peirazō) 主要經文例子

經文原文片語中文和合本說明
馬太 4:1πειρασθῆναι ὑπὸ τοῦ διαβόλου「受魔鬼的試探」撒但作主體 → 惡意引誘耶穌犯罪。
約翰 6:6πειράζων αὐτόν「是要試驗腓力」耶穌作主體 → 為教育門徒、增長信心。
雅各 1:13–14ὁ θεὸς ἀπείραστός ἐστιν κακῶν「神不能被惡試探,也不試探人」清楚指出神不引誘人犯罪,區分「試探」與「試驗」。
希伯來 2:18πειρασθείς「因為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耶穌經歷人性試探,能體恤我們的軟弱。
啟示錄 2:10μέλλει ὁ διάβολος βάλλειν ἐξ ὑμῶν εἰς φυλακήν, ἵνα πειρασθῆτε「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裡,叫你們被試煉」外在逼迫的考驗,也可視為靈命的試煉。


小結:

若主體是「撒但」→ 試探 (誘惑), 若主體是「神」或「耶穌」→ 試驗 (教育、煉淨)


二、δοκιμάζω (dokimazō) —「考驗/驗證」

原文意思

「檢驗某物的真實性、純度或價值」,尤其像煉金試驗。目的是為了證明真實與可接受


例子一:羅馬書 12:2

ἀλλὰ μεταμορφοῦσθε τῇ ἀνακαινώσει τοῦ νοὸς ὑμῶν,
εἰς τὸ δοκιμάζειν ὑμᾶς τί τὸ θέλημα τοῦ θεοῦ…

「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 dokimazein = 「驗證、確認」。
  • 這裡的試驗是為了「分辨真理、承認善」。

例子二:雅各書 1:3

γινώσκοντες ὅτι τὸ δοκίμιον ὑμῶν τῆς πίστεως
κατεργάζεται ὑπομονήν。

「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

  • dokimion(名詞)指「被試驗後證明的品質」。
  • 這種試驗產生成熟與忍耐,是積極的。

小結:

dokimazō = 「為了證明其真實而考驗」,目的正面、結果肯定,像精金被火煉後顯出純淨。

二、「δοκιμάζω」(dokimazō) 主要經文例子

經文原文片語中文和合本說明
羅馬 12:2δοκιμάζειν τί τὸ θέλημα τοῦ θεοῦ「察驗何為神的旨意」分辨與驗證神的旨意。積極的屬靈操練。
哥林多前 3:13τὸ ἔργον ἑκάστου… δοκιμασθήσεται「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出來」火試驗行為的真實與價值。
哥林多後 13:5ἑαυτοὺς δοκιμάζετε「要察驗自己是否在真道裡」自我省察、確立信心。
腓立比 1:10εἰς τὸ δοκιμάζειν ὑμᾶς τὰ διαφέροντα「使你們能分別是非」試驗以認清何為美善。
雅各 1:3τὸ δοκίμιον τῆς πίστεως「信心經過試驗」試驗的結果生出忍耐——正面果效。

三、兩者的對比整理

對比項πειράζω (peirazō)δοκιμάζω (dokimazō)
中文譯法試探/試驗考驗/驗證/試驗
語氣可中性或負面積極、正面
主體撒但、人、神神、信徒、自我省察
目的測試、挑戰,甚至引誘犯罪驗證、認可、煉淨
結果可導致失敗或跌倒使人被認可、被成全
常見譬喻試探人的陷阱煉金的火試

四、神學總結

  1. 神會「試驗」人(dokimazōpeirazō,為的是淬煉信心,使人被證明真實(例:創22章亞伯拉罕)。
  2. 撒但「試探」人(peirazō,為的是引人犯罪,使人遠離神(例:太4章耶穌受試探)。
  3. 同一事件可能兼有兩面性:從神的角度 → 「試驗」信心。從撒但的角度 → 「試探」犯罪。
    (參:雅各書 1:13「神不能被惡試探,他也不試探人」。)

五、研經應用提示

  • 研讀經文時,若見「試探/試驗」,可查原文是否為 peirazōdokimazō
  • 再問自己兩個問題:
    1. 試驗者是誰?(神 or 撒但?)
    2. 目的是什麼?(造就 or 毀壞?)
      → 答案決定它應譯為「試驗」還是「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