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立比教會的起初確實以姊妹為主要成員之一,但不是「完全由女性組成」;而是由幾位關鍵姊妹在初期階段擔起了核心角色。
讓我們仔細從經文、社會背景與保羅書信三方面來看。
一、腓立比教會的起源(使徒行傳 16 章)
徒 16:11–40 是我們了解腓立比教會成立的唯一歷史記錄。
保羅的馬其頓異象(徒 16:9–10)
「有一個馬其頓人站著求他說:請你過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 保羅從特羅亞啟航,首次踏上歐洲大陸——腓立比是歐洲第一個教會的誕生地。
教會的「第一批信徒」都是姊妹為主
(1)呂底亞(Lydia)
徒 16:13–15:「有一個賣紫色布的婦人,名叫呂底亞,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來敬拜神。她聽見了,主就開導她的心,叫她留心聽保羅所講的話。她和一家人既受了洗……。」
呂底亞是:
- 一位經濟獨立、成功的女商人(賣紫色布是高端商品行業);
- 外地移民(來自小亞細亞推雅推喇);
- 「敬拜神的人」(即外邦人中敬畏猶太上帝者)。
她是腓立比第一位歸主的信徒,也是歐洲第一位基督徒。保羅與同伴受她邀請住在她家(徒16:15),可見她的家很可能成為最早的家庭教會(house church)。
(2)被鬼附的使女(徒 16:16–18)
雖然經文沒有明說她後來是否成為信徒,但她被釋放後的事件導致保羅被捕。這說明女性角色在腓立比教會初期的故事中依然居於核心位置。
(3)後來保羅與獄卒一家人信主(徒 16:25–34)
這是第一位明確的男性信徒記載(獄卒及其全家)。不過整個教會最早期的核心明顯是由姊妹(如呂底亞)主導。
小結:
腓立比教會最初的信徒群體確實是以女性為主要起點:一位女商人(呂底亞)開放家門、建立信徒群體;保羅與西拉從她家出入傳道(徒16:40)。因此,我們可以合理推論: 腓立比教會的創始核心以姊妹為主。
二、腓立比教會的社會背景:為什麼女性佔主導?
腓立比的宗教環境
- 腓立比是羅馬殖民地,信奉多神與皇帝崇拜。
- 猶太人數量很少(徒16:13顯示「沒有會堂」,因為需十名男子才能組成猶太會堂)。
- 保羅與同伴只能在河邊找到「禱告的地方」,那裡只有「幾個婦人」聚集禱告。
可見當時腓立比缺乏男性猶太信徒,因此由敬虔的外邦婦女主導宗教活動。
經濟與社會地位
在羅馬帝國東部省份,經濟地位較高的女性(特別是商人、貴族寡婦)常扮演贊助者(patron)的角色,她們資助宗教團體、聚會與傳道人。呂底亞的角色正符合這種「屬靈贊助人」(patroness)的形象。→ 她提供場地、資源與接待,使福音得以在腓立比立足。
三、保羅書信中的證據:腓立比的姊妹領袖們
《腓立比書》4:2–3
「我勸友阿爹(Euodia)和循都基(Syntyche)要在主裡同心。我也求你這真實同負一軛的,幫助這兩個女人;因為她們在福音上曾與我一同勞苦,還有革利免並其餘和我一同作工的……。」
關鍵觀察:「友阿爹」與「循都基」是女性名字;她們是教會內的重要同工,甚至可能是領袖;保羅用「在福音上與我一同勞苦」(synēthlēsan moi,有「並肩作戰」之意)形容她們的服事。 顯示腓立比教會的同工團隊中,女性佔顯著地位。
甚至在領導層出現張力時(4:2–3),保羅直接提名呼籲和好。
其他女性的參與
在腓立比書中,保羅多次以溫柔、親密語氣稱腓立比信徒為「親愛的弟兄們」(4:1),但根據歷史與敘事線索,這群信徒中女性比例極高。初代教會史學者(如Lightfoot、Bruce、Fee等)也普遍認為:腓立比教會是保羅所建立的教會中,女性參與最活躍、影響力最顯著的一間。
四、神學與教會意義
教會的誕生不在「會堂」,而在「河邊」
→ 福音在女性的禱告群體中生根,象徵神的國度打破性別與宗教制度的界線。
女性同工是福音使命的早期推手
→ 呂底亞、友阿爹、循都基不只是「幫助者」,而是宣教與領導的實際參與者。
腓立比教會的成熟與喜樂
→ 《腓立比書》是保羅最充滿喜樂的書信,顯示這間以愛心、慷慨(腓4:15–18)與堅忍著稱的教會,有極強的靈性生命。→ 而這樣的靈性根基,很可能奠基於一群敬虔姊妹的禱告、接待與忠心。
結論
| 層面 | 說明 |
|---|---|
| 歷史敘事(徒16) | 教會起初由婦女群體開始;呂底亞是第一位歸主者與家庭教會主。 |
| 社會文化背景 | 猶太男性稀少;女性在宗教與經濟上較活躍。 |
| 書信印證(腓4:2–3) | 兩位女性領袖在福音事工中佔重要角色。 |
| 教會特質 | 以愛心、合一、慷慨著稱;女性在其中扮演屬靈母親與服事領袖角色。 |
因此,可以說:腓立比教會在創立與早期成長階段的確是以姊妹為主的群體,她們在屬靈、行政、宣教上的貢獻極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