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色弗(Ἀνησίφορος)」只在新約出現極少幾次,但他在保羅書信中扮演了一個極為光輝又溫暖的角色

「阿尼色弗(Ἀνησίφορος, Onesiphorus)」雖然只在新約出現極少幾次,但他在保羅書信中扮演了一個極為光輝又溫暖的角色:他成為「在保羅孤獨的監獄裡,唯一不以他為恥、殷勤尋找他」的人。我們來仔細看看他與保羅的故事、背景與屬靈意涵。


一、經文記載:阿尼色弗的身影

阿尼色弗的名字僅出現在保羅的兩封「牧函」中:

《提摩太後書》1:16–18

「願主憐憫阿尼色弗一家的人;因他多次使我暢快,也不以我的鎖鏈為恥,反倒在羅馬的時候,殷勤地找我,並且找著了。願主使他在那日得主的憐憫;他在以弗所怎樣多多地服事我,你是明明知道的。」

這是整個聖經對阿尼色弗的主要描述。可以看到保羅提到三件事:

  1. 「多次使我暢快」(ἐψύξεν με, he refreshed me)→ 他在保羅最困難、孤單、被人拒絕的時刻給他安慰與支持。阿尼色弗的服事是具體的。「屢次令我欣慰」(16節),當然包括探望保羅,與他談話聊天安慰他。但古羅馬的牢獄條件甚差,「令我欣慰」更應該包括物資和飲食的供應。
  2. 「不以我的鎖鏈為恥」→ 與提後第一章主題呼應(不以為恥),阿尼色弗成為提摩太的榜樣。阿尼色弗是十年如一日忠心事奉的。「他在以弗所怎樣多服事我,你是清楚知道的。」保羅第三次宣教行程,在以弗所停留了三年的時期。保羅寫提摩太後書已經最少是十年後的事了,阿尼色弗十多年來,忠心服事保羅。
  3. 「殷勤尋找我,並且找著了」→ 顯示他主動、堅定的愛——羅馬的監獄多、尋找囚犯困難,他不怕風險。。保羅在羅馬被囚禁的地點沒有公開,阿尼色弗就主動用盡方法去尋覓。和合本用「急切」尋找 (17節),英文聖經說他用偌大心力去尋找。

《提摩太後書》4:19

「你要問百基拉、亞居拉,和阿尼色弗一家安。」這裡保羅只問候「阿尼色弗的家」,沒有直接問候阿尼色弗本人——
這一細節讓許多學者推測: 他可能在保羅寫這封信時,已經去世。因此,保羅在1:18 用了未來式祈願:「願主使他在那日(審判日)得主的憐憫。」
這被視為一個為已逝信徒的祝願——並非禱告他從陰間得釋,而是表達一種屬靈紀念。


二、阿尼色弗名字的意義與背景

希臘名 Onēsiphorosonēsis(益處) + phero(帶來)組成,意思是「帶來益處的人」、「帶來幫助的人」。名字本身正好反映他的生命:他真的「帶來幫助」、「帶來安慰」。

他極可能是以弗所教會的一員,因為保羅提到:「他在以弗所多多地服事我。」(1:18)也就是說,他是一位服事型的信徒,或許是地方教會的同工、長老或執事。


三、歷史背景:保羅第二次入羅馬監獄

《提摩太後書》是保羅「第二次被囚」時寫的信(約主後67年)。這次與第一次(徒28章)不同,環境極惡劣,保羅幾乎孤立無援(提後4:16:「在我初次申訴時,沒有人站在我旁邊」)。許多人「離棄」保羅(1:15:「亞細亞的人都離棄我」),包括以弗所地區的信徒。在這樣的背景下,阿尼色弗顯得特別耀眼——他逆流而上,「不以保羅的鎖鏈為恥」,冒著政治風險進監牢探望他。

在羅馬帝國的逼迫氣氛下,探訪囚徒(尤其是「政治性宗教犯」)極危險。因此阿尼色弗的舉動,不只是友誼,而是勇氣與信仰的見證。阿尼色弗是十年如一日忠心事奉的。「他在以弗所怎樣多服事我,你是清楚知道的。」保羅第三次宣教行程,在以弗所停留了三年的時期。保羅寫提摩太後書已經最少是十年後的事了,阿尼色弗十多年來,忠心服事保羅。


四、屬靈與神學意涵

他是「不以為恥」的具體榜樣

保羅在第1章用三個人物構成對比:有人「離棄」(1:15)提摩太被勸勉「不要以為恥」(1:8)阿尼色弗「不以為恥」(1:16)他成為提摩太的活教材,顯出忠誠勝過懼怕的信仰。


他是「在愛中堅忍」的信徒

阿尼色弗不求名、不講道、不爭權,他只是「服事、尋找、安慰」——但這樣的「服事的信心」正是福音的核心精神。
保羅特別使用「多次使我暢快」這句話,表達深切的感恩。這讓人想到主耶穌的話:「凡接待你們的,就是接待我。」(太10:40)「我在監裡,你來看我。」(太25:36)阿尼色弗就是這樣一個「實踐主愛」的人。


他是「在盼望中憐憫」的見證

保羅為他祈願:「願主使他在那日得主的憐憫。」(1:18)這句話展現了早期教會對「審判日的盼望」:那些忠於主、服事弟兄的人,將在基督再來時得著憐憫與獎賞。保羅不是為死人祈禱,而是在信心中「紀念他的善行,交託給主」。


五、阿尼色弗的屬靈典範(給教會的提醒)

屬靈特質經文根據今日應用
勇氣「不以我的鎖鏈為恥」在信仰受壓的環境中仍然認同基督與祂的僕人。
忠誠「多次使我暢快」忠於關懷、堅持同行,不因他人困境而退縮。
行動的愛「殷勤尋找我,並且找著了」愛不只是感情,而是主動、具體的行動。
服事的信心「在以弗所多多地服事我」教會的服事不為名聲,而是出於對主的愛。
盼望的心「願主使他在那日得憐憫」忠心服事的人,必得主的記念與憐憫。

結語:阿尼色弗的信仰之美

在人人離棄保羅的時候,他沒有退後;在眾人以鎖鏈為恥的時候,他以愛為榮;在黑暗監牢裡,他帶來了「益處」——這正是他名字的真義。他是那個在危險時仍敢靠近的門徒,是那個在陰暗中帶來光亮的朋友,是那個以實際行動表明:「愛主的僕人,就是愛主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