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斯底主義、靈知主義(Gnosticism)」是早期教會最具破壞性的異端思想之一,它的影響從保羅時代就開始萌芽,到了二世紀成為全面的異端運動


Gnosticism 的中文是諾斯替主義,也稱靈知派靈智派。它是一種源於古希臘語「知識」(gnosis)的宗教和哲學信念,核心是透過個人的「靈知」(真知)來獲得超驗知識,以解脫現世。

靈知主義(Gnosticism)」是早期教會最具破壞性的異端思想之一,它的影響從保羅時代就開始萌芽,到了二世紀成為全面的異端運動。
理解靈知主義,不僅能幫助我們看懂《歌羅西書》《以弗所書》《提摩太前書》等書的背景,也能明白為什麼保羅那麼強調:「在基督裡,你們已經得著一切的豐盛。」(西2:10)因為靈知派的錯誤正是:他們以為基督還不夠。


一、名稱與基本概念

靈知主義」英文 Gnosticism,來自希臘文 γνῶσις (gnōsis),意思是「知識」「靈知」。靈知派相信「救恩是藉著一種特別的靈性知識(secret knowledge)」,而不是藉著信心或恩典。

簡單說,他們宣稱:「信耶穌只是起步,真正的救恩要透過靈知、啟示與神秘經驗,進入更高層次的靈界。」

諾斯替教可能是早期教會最初的三百多年內威脅最大的異端。受哲學家普拉多的影響,諾斯提教建立在兩個錯誤前提之上。

第一,關於靈和物質,它支援二元論。諾斯替教徒聲稱物質天性邪惡,靈天性良善。這樣的假設導致諾斯替信徒相信凡是身體做的事,即使最骯髒的罪,都毫無意義;因為真正的生命只存在於靈界。

第二,諾斯替信徒自稱擁有高層知識,只有少數人才知道的「高級真理」。諾斯替教淵于希臘詞gnosis,意思是「認識」。諾斯替教徒自稱有高等知識,不是從聖經而來,而是從某個神秘的更高層面的存在獲得。諾斯替教徒自認對神有更高、更深的認識,把自己看作淩駕于他人之上的特權階層。


二、靈知主義的主要教義結構

教義主題靈知派的信念聖經的真理對照
神與物質世界的關係物質是邪惡的,靈是善的。至高神太純潔,不能創造物質世界。這世界是由次等神(造物主,Demiurge)創造的。聖經:神看祂所造的一切都甚好(創1:31)。造物主=真神(西1:16)。
人的本性人的靈魂被困在邪惡的物質肉體中,必須靠靈知得釋放。聖經:人因罪而被捆綁,不是因「肉體本質」而邪惡。救恩來自基督的救贖,不是逃離身體。
基督論認為耶穌只是諸多「靈界中一位 emanation(流出)」;祂的身體只是幻象(幻影說 Docetism)。聖經:道成了肉身(約1:14);基督是真神又真人。
救恩觀救恩=靈魂從物質束縛中解脫,藉靈知回歸靈界。只有少數「有靈的人」能得救。聖經:救恩是因信得恩典(弗2:8),向所有信的人敞開。
道德生活兩種極端:① 禁慾主義——壓制身體慾望;② 放縱主義——反正身體是壞的,怎麼做都無所謂。聖經:身體是聖靈的殿(林前6:19),要在聖靈裡活出聖潔。

三、靈知主義的起源與發展

  1. 希臘哲學影響:特別是柏拉圖的「二元論」——認為「靈界」高於「物質界」。
  2. 東方神秘宗教:強調啟示與秘密智慧(如埃及、波斯宗教)。
  3. 猶太神秘思想:某些猶太派別相信天使中介與靈界層次(參西2:18)。

到了保羅時代(主後50–60年),這些思想開始滲入基督徒群體,形成「靈知派基督徒」的雛形。


四、保羅時代的「原型靈知主義」──在歌羅西書中最明顯

歌羅西教會的問題:

根據《歌羅西書》內容重建,那些教師主張:

  1. 你必須遵守一些禁食、節期、安息日(2:16–17);
  2. 你需要敬拜天使、進入靈界異象(2:18);
  3. 他們自稱有「更高屬靈層次」的啟示(2:18–19);
  4. 藉著禁慾修練(2:21–23)來提升靈性。

這些正是靈知主義的特徵:「基督信仰 + 神秘經驗 + 禁慾修練」= 真屬靈人。

保羅的對應神學:

靈知派說法保羅的回應經文
「基督只是諸靈之一」「祂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西1:15–20
「要靠禁慾修練進入靈界」「在祂裡面,你們也得了豐盛……沒有一樣東西缺乏。」西2:10
「要敬拜天使」「讓人奪去你們的獎賞……敬拜天使。」西2:18
「身體是邪惡的,要克制或放縱」「身體是主的,是要榮耀神。」林前6:13–20

保羅強調:「一切的智慧和知識,都藏在基督裡面。」(西2:3)意思是:「真正的靈知就是認識基督」,而不是追求祕密的神秘知識。


五、靈知主義的後期發展(第二世紀)

到了主後120–180年間,靈知主義全面系統化,代表人物包括:

人物教導特點
瓦倫丁(Valentinus)教導神有30個靈界「流出體(Aeons)」;基督只是其中之一。
巴西里德(Basilides)認為耶穌的受難只是幻象;肉身耶穌與靈性基督分開。
馬吉安(Marcion)否認舊約的神是耶穌的父;刪除舊約與部分新約書卷。

這些人都自稱是「靈知派基督徒」,但實際上否認:創造的神是善的;基督真正成為人;十字架的現實性;普世恩典的普遍性。 因此早期教會稱他們為「最大的異端」。


六、靈知主義的神學危機──保羅的核心對抗

危機說明保羅的回應
1. 否定基督的真實人性若祂不是人,就不能為人死。「神使祂的豐盛都住在基督裡」(西1:19)。
2. 否定十字架的救贖實際性若身體是幻影,十字架就不真。「藉著祂十字架的血成就和平」(西1:20)。
3. 分化信徒階級(有靈者 vs. 普通人)救恩只給有靈知的人。「你們眾人因信基督耶穌,都是神的兒子。」(加3:26)
4. 將信仰神秘化、哲學化教會成為靈性菁英俱樂部。「我深願你們滿心知道神的旨意,真知識與智慧。」(西1:9)——但知識的中心是基督。

七、現代應用:靈知主義的影子仍在教會中

現代表現與靈知主義的相似點
✦ 追求「更高屬靈經驗」:某些靈恩運動中,強調「特殊啟示」或「第二次得救經驗」。將普通信徒視為「未開悟」,形成「屬靈階級」。
✦ 把信仰神秘化、心理化:「只有我懂得更深層屬靈秘密」。將「知識」置於基督與恩典之上。
✦ 貶低身體、婚姻、物質世界為不屬靈。延續「靈好、肉壞」的二元觀。
✦ 將救恩與特別啟示、密碼、數字預言連結。以「隱藏知識」取代「基督的啟示」。

結論:保羅的對策總綱

「他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萬有都是藉著祂造的,也是為祂造的。」(西1:15–16)

靈知派說:「知識能救人」保羅說:「基督自己就是救恩。
靈知派說:「神太高,不涉物質」保羅說:「神親自道成肉身。
靈知派說:「身體是邪惡的,要脫離」保羅說:「身體要復活,是神所贖的器皿。
靈知派說:「我們靠靈知提升」保羅說:「我們靠恩典得救。」(弗2:8)

總結一句話:靈知主義的核心是「人藉著自己的靈知上升到神」,而保羅的福音是「神藉著基督的降卑拯救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