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是耶穌對門徒最核心的呼召之一,也可以說是基督徒生命的總綱。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加福音 9:23;參太16:24、可8:34)其中「自己的十字架」到底是什麼意思?在教會歷史與神學詮釋中有非常豐富的探討。
讓我們從五個層面一步步來理解。
一、 經文的歷史背景
在耶穌時代,「十字架」不是宗教象徵,而是羅馬的極刑工具。十字架代表:羞辱(公眾嘲笑、赤身刑罰),痛苦(慢性窒息死亡),死亡(極端的刑罰) 因此,當耶穌說「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時,聽眾的第一反應不是「屬靈象徵」,而是「準備被處死」的呼召。這是徹底捨命跟隨主的語言。
二、 「自己的十字架」不是什麼
很多人以為:十字架就是「我身體的疾病」或「我難相處的配偶、老闆」或「生活的不幸、痛苦的命運」。但這些只是人生的困難或苦楚(tribulation),不一定就是「十字架」。 因為十字架不是被動的痛苦,而是主動的順服。「背十字架」不是接受命運,而是有意識地順服神旨意,即使付出代價。
三、 「自己的十字架」是什麼?
根據耶穌的語境與整體聖經教導:十字架=為忠於神的旨意而自願背負的犧牲。是那種:因選擇跟隨基督而面對的痛苦;因捨己而放下自我主張;因忠於真理而遭世人拒絕。換言之,「十字架」不是生活的不幸,而是門徒的選擇。
四、 「自己的十字架」三重意義
| 層面 | 說明 | 聖經對照 |
|---|---|---|
| 捨己(denying self) | 放下自我中心、驕傲、慾望,否認「我為主」的生命方式。 | 羅6:6「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 |
| 背十字架(bearing the cross) | 願意為基督受苦、放下權益,選擇順服神的旨意。 | 加2:20「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 |
| 跟從基督(following Jesus) | 不只是模仿,而是同行:進入祂受苦、死而復活的生命樣式。 | 腓3:10「使我認識基督和祂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祂一同受苦。」 |
「自己的十字架」代表:你在跟隨基督時,為了真理與愛所背負的代價。每個人不同,但核心都是「自我被釘、基督掌權」。
五、 每日「背十字架」的生活意義
耶穌特別說:「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路9:23)這表示這不是一次性的決志,而是每日的生命操練:
| 生活領域 | 實踐樣式 | 十字架的意義 |
|---|---|---|
| 人際關係 | 饒恕傷害你的人 | 放下報復的權利 |
| 服事生活 | 願意默默付出,不求掌聲 | 放下自我榮耀 |
| 道德抉擇 | 為真理拒絕妥協 | 放下安逸與利益 |
| 靈命操練 | 面對罪惡時選擇悔改 | 讓自我死,基督活 |
| 受苦信心 | 在病痛、逼迫中仍信靠 | 以苦難為基督榮耀的機會 |
六、 教父與神學家的詮釋
奧古斯丁:「捨己並非毀滅自己,而是脫離舊我,使基督在我們裡面重生。」
馬丁路德:「十字架的神學是真實信仰的試金石。信徒不尋求榮耀,而在受苦中與基督相交。」
加爾文:「十字架是基督徒的標誌,神用十字架訓練我們,使我們學會順服。」
約翰‧霍華德‧尤德(John Howard Yoder,《The Politics of Jesus》):「十字架不是宗教象徵,而是一種政治姿態——拒絕用權力維護自己,而選擇愛的犧牲。」
「自己的十字架」代表以耶穌的方式生活:不以暴力、權勢、成功為榮,而以愛、真理、捨己為榮。
七、 屬靈應用與自省問題
- 我的「十字架」是什麼?
→ 在哪裡我需要放下自我,順服基督的帶領? - 我是否願意「天天」背十字架,而非一次性的熱情?
- 當受苦或被誤解時,我是否看見這是與主同行的機會?
- 我的信仰,是追求冠冕的榮耀,還是背十字架的道路?
八、 小結:十字架的真義
「自己的十字架」不是命運的負擔,而是跟隨基督的印記。它不是受害的象徵,而是愛的選擇。世人看十字架是羞辱;信徒看十字架是榮耀。
保羅說:「我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加6:14)
九、 結語禱告
主耶穌,教我每日捨己,不以自我為中心,願意背起祢交給我的十字架——無論是忍耐、饒恕、順服、或犧牲——因為我知道,只有十字架的道路,通往復活的榮耀。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