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耶穌的末世預告

馬可13章為主軸,同時整合馬太24與路加21。內容包含引言、三大重點、架構清楚、神學準確,也具備牧養應用。


弟兄姊妹,當我們提到「末世」,多數人會想到什麼?大災難?數字密碼?世界何時毀滅?今晚會不會回家就被提?

許多人看末世預言就像看股票市場——猜日期、讀訊號、找趨勢。但耶穌給門徒的末世教導完全不是這樣。耶穌說:「你們要謹慎(βλέπετε)、警醒(γρηγορεῖτε)!」(可13:5、13:33、13:37)祂給的是信心的方向,不是恐慌的指南
門徒的生活方式,不是預言的靈驗度

讓我們一起進入耶穌在橄欖山上的末世講論,看祂真正要信徒明白什麼。


主題經文:馬可福音13章

(並參馬太24、路加21的平行經文)


一、末世不是讓我們猜時間,而是讓我們面對現實(可13:5–8)

門徒指著宏偉的聖殿說:「夫子,請看何等的石頭!」耶穌卻回答說:「將來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可13:2)門徒立刻問:「這事什麼時候發生?什麼是末期?」(13:4)第一世紀的門徒也和我們一樣——想知道“什麼時候”。

但耶穌的回答不是日期,而是現實:假基督起來(13:6)有戰爭(13:7)有地震、饑荒(13:8)「這些事還不是末期」耶穌的意思是:「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動盪的,你不要把每一件事都解讀成末日。」

戰爭、天災、政治不安,不是給我們預測日期的公式,是讓我們知道——你們所站立的世界並不永恆,只有神的國是永恆。

應用

今天的信徒也常把新聞當聖經,看到任何災難就說:「末日到了!」但耶穌說:不要恐慌,不要過度解讀,不要隨波逐流。祂呼召我們在現實中忠心,不在恐慌中迷失。


二、末世最大危機不是苦難,而是迷惑(可13:5、13:21–23)

耶穌的末世講論中,提到「迷惑」比提到「逼迫」還多。祂說:「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13:5)「假基督、假先知起來,顯神蹟奇事,要迷惑選民。」(13:22)

馬可用五次 βλέπω(留心、提防、注意)、一次 γρηγορεῖτε(警醒)。全章的主題非常清楚:末世的關鍵不是災難的大小,而是你是否被假訊息或假信仰動搖。

苦難會讓人恐慌,但迷惑會讓人偏離真理。這也是為什麼耶穌不回答「什麼時候」,因為知道人的心一旦迷惑,
就算祂告訴你日期,你也會聽別人的新預言。

今日教會更需要這段提醒:不是每一個靈恩現象都來自神,不是每一個新穎預言都可靠,不是每一個網路講員都按著真道分解聖言。末世真正需要的是辨識力,而不是感覺趨勢判斷


三、末世的重點不是逃避,而是忠心與警醒(可13:28–37)

耶穌最後說:「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13:32)這句話應該關掉所有預言節目、所有末日日期的計算。耶穌給出的不是時間表,而是生命態度:

  • 「你們要警醒」(13:33)
  • 「謹慎、警醒、祈求」(13:33)
  • 「主人何時回來,你們不知道」(13:35)
  • 「我對眾人說:要警醒!」(13:37)

耶穌說的不是「盯著天看」,而是「忠心地活著」。這也是馬太24–25章所強調的:十童女比喻:警醒,才幹比喻:忠心服事,綿羊山羊比喻:實踐愛。路加21章則說:「你們挺身昂首,因為你們得贖的日子近了。」(路21:28)不是恐慌,而是盼望。

基督徒不是末日投機者,而是末日精兵。末世不是要我們躲起來,而是要我們更勇敢、更愛人、更忠心、更警醒。

結語:耶穌給的是「末世生活法」,不是「末世計算法」

親愛的弟兄姊妹,這段經文雖然講的是末世,但它最核心的呼召是:在不確定的世界裡,用確定的信心生活。不是猜日期,而是面對現實,不是怕苦難,而是防迷惑,不是逃避,而是忠心與警醒。

若我們今天用這三個焦點來活,無論世界發生什麼,我們都站在耶穌的真光中。最後再讀一次耶穌的總結(可13:37):「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也是對眾人說:要警醒。」願主幫助我們在祂再來之前,活得忠心、清醒、勇敢、充滿盼望。
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