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書寫,是為了教導猶太基督徒群體,認識耶穌是律法與先知的成全者,並裝備他們,活出「天國的義」與教會的使命

根據學者 Delbert Burkett 與 D. A. Carson 等人對《馬太福音》的研究,這卷書的主要對象與目的可以歸納如下:


一、書寫對象(Intended Audience)

  1. 猶太基督徒社群(Jewish-Christian community)
    馬太福音最初是寫給一群信奉耶穌、但仍保留猶太律法與傳統的基督徒。這群人可能在聖殿被毀(主後 70 年)後,面對與猶太會堂的分裂與身分危機。
    • Burkett 說明:「馬太寫給猶太基督徒,但其中一些人已向外邦人傳福音」(Matt 10:18; 28:19)。
    • 地理上,最有可能的寫作地點是敘利亞的安提阿(Antioch),因為當地有希臘語猶太信徒,同時也有向外邦人傳道的活動。
  2. 混合型教會:猶太人與外邦人並存
    馬太熟悉猶太律法與舊約預言,常引用舊約(如1:23;2:15;5:17–18),顯示其讀者懂得希伯來聖經。然而福音書中也多次提到外邦人蒙恩(8:5–13;28:19),顯示其教會群體正逐漸外展至外邦世界。

二、書寫目的(Purpose of Writing)

由於馬太未明言其目的,學者多從主題與結構推測其意圖:

  1. 證明耶穌是舊約所應許的彌賽亞
    馬太反覆引用「這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藉以說明耶穌是亞伯拉罕與大衛的後裔,是應驗律法與先知的那一位(參1:1;5:17)。
  2. 教導教會如何在猶太背景下活出信仰
    馬太福音中五大講論(如登山寶訓、差派講論、天國比喻、教會生活、末世講論)被視為教會的「門徒訓練教材」,強調義行、赦免、愛仇敵、教會紀律與末世盼望。
  3. 回應當時猶太會堂與法利賽人對基督徒的挑戰
    馬太在描寫中常強烈對比耶穌與法利賽人(23章),反映出一個正在被猶太群體排斥的教會。因此,他的寫作目的之一,是安慰並堅固猶太信徒的信心,確立他們仍是上帝應許的真正承繼者。
  4. 強調普世使命
    雖以猶太背景為起點,但全書以「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28:19)作結,明顯表達馬太福音的全球視野——福音是給萬民的

三、總結

面向說明
寫作對象猶太基督徒群體(部分成員已向外邦傳福音),可能在敘利亞安提阿。
語言希臘文(非亞蘭文),面向希臘語猶太信徒。
寫作目的①證明耶穌是舊約應驗的彌賽亞;②建立教會倫理與門徒訓練;③回應猶太教批評,堅固信徒信心;④宣告普世福音使命。
歷史背景聖殿被毀後(約主後80年),猶太教與基督教逐漸分道揚鑣的時期。

若要用一句話總結:馬太福音是為了教導猶太基督徒群體認識耶穌是律法與先知的成全者,並裝備他們在與猶太教分離、又展開普世宣教的時代中,活出「天國的義」與教會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