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提供 彼得後書 3:10「地被燒盡」的 完整抄本證據 + 希臘文語法 + 翻譯歷史 + 神學結論。這是目前聖經研究領域最重要、也最常被誤解的一節經文之一。也是「世界是否被毀滅」神學的核心節點。
一、結論先講(最核心)
彼後 3:10 原文最可靠讀法不是「燒盡(burned up)」而是「被顯露/被揭露(will be exposed / laid bare)」。和合本(與 KJV)翻成「燒盡」並不是根據最可靠的古代抄本。希臘文 εὑρεθήσεται 才是公認最早、最優、最可信的讀法。
這節經文不是說:「地球會被燒掉」而是說:「地上的一切將被揭露、審判、暴露其真實。」
二、彼得後書 3:10 的主要抄本讀法(Textual Variants)
這節經文有三個重要變體:
| 讀法 | 內容 | 代表抄本 | 評價 |
|---|---|---|---|
| εὑρεθήσεται | will be found / will be exposed(被顯露) | א (Sinaiticus), B (Vaticanus), P72(最古老) | 最早、最優、學者一致支持 |
| κατακαήσεται | will be burned up(被燒盡) | 大部分後期抄本(Byzantine) | 後期添加,已被視為次等讀法 |
| οὐχ εὑρεθήσεται | will not be found(不被找到) | 少數抄本 | 邏輯不通,不採用 |
學術共識
Nestle-Aland 28、UBS5、所有現代希臘文批判本→ 均採 εὑρεθήσεται(被顯露)
三、為什麼「燒盡(burned up)」不是原文?
(1)沒有任何早期抄本支持「被燒盡」
最早、最權威抄本——P72(3 世紀),א(西奈抄本),B(梵蒂岡抄本)全部使用 εὑρεθήσεται。「被燒盡」只出現在 9 世紀以後的後期抄本。→ 幾乎可以確定是後期抄寫員為“配合上下文”加上的。
(2)抄寫員傾向「解釋性增補」
看到“火”就想加上“燒盡”,是常見的 scribal harmonization(協調性修訂)。
(3)從語言上,「被顯露」更符合上下文
彼得後書整章重點是:審判,揭露,光照,公義彰顯。不是:消滅,毀滅宇宙。
四、希臘文深度解析:εὑρεθήσεται(future passive of εὑρίσκω)
εὑρίσκω 的意思:
找出,發現,揭露,暴露,顯明。被動式(future passive)→“將被發現、將被顯露、將被曝光。”→ 完全符合“審判”的語意。→ 不符合“毀滅”的語意
五、現代主要英文譯本 全部 不再翻「燒盡」
| 譯本 | 內容 |
|---|---|
| ESV | “will be exposed” |
| NIV | “will be laid bare” |
| CSB | “will be disclosed” |
| NET | “will be revealed” |
| NRSV | “will be disclosed” |
沒有一個主要譯本再翻“burned up”。
六、和合本為何翻「燒盡」?(歷史背景)
和合本(1919)呈現 KJV(1611)的傳統:KJV 的翻譯根據的是 後期抄本(Textus Receptus),而不是最早的抄本。因此:和合本用的是一個已被現代學者認定為 次等讀法 的版本。
七、彼後 3:10 正確翻譯(根據 εὑρεθήσεται)
“地和其上的一切都要被顯露出來。”或:“地上一切都要被揭露 / 成為赤裸裸的真相。”這意味著:不是消滅,是審判,是光照,是煉淨,是暴露人類的行為與動機。這與前文「天被火焚燒」不是物理摧毀,而是 審判火(judgment fire) 完全一致。
八、神學結論:
世界不是被燒掉, 世界是被煉淨與更新。彼後 3 章主題不是“毀滅”,而是:審判,揭露,煉淨,更新,進入新天新地。
九、與新天新地的神學連結(啟 21–22)
如果世界被毀滅:那麼“新天新地”就不是更新,而是重造,這與原文「καινος」(更新的)矛盾,與羅馬書 8:19–23(受造界得自由)矛盾,與耶穌復活身體(更新而非替換)矛盾。與基督徒復活(不是換新靈魂,而是更新身體)矛盾。因此:受造世界不是被燒掉,而是被煉淨成為新天新地。
十、最濃縮一句話
彼得後書 3:10 原文不是“地要被燒盡”,而是“地上一切都將被暴露出來”。彼得不是說世界會消滅,他是在說世界必須經過審判與煉淨,然後被更新成為新天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