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的名(the Name of YHWH)確實是貫穿整本聖經的重要神學母題之一

耶和華的名是否是聖經的主題(motif)?」——若我們從聖經神學與文學主題學(biblical motifs)的角度來看,可以肯定地說,耶和華的名(the Name of YHWH)確實是貫穿整本聖經的重要神學母題之一


一、耶和華之名作為神學核心

在舊約的啟示中,「名」不只是稱號,而是代表一個人的本質、性格與臨在。因此當上帝向摩西啟示「我是自有永有的(אהיה אשר אהיה, I AM WHO I AM)」(出3:14)時,這不只是表明祂的存在,而是揭示祂的信實、主權與救贖行動。摩西隨後被差遣「奉祂的名」去拯救以色列(出3:15),這使得「耶和華的名」成為以色列信仰的根基。

在出埃及記中,耶和華說:「我要因我耶和華的名宣告我的榮耀」(出33:19),而在曠野的律法中,上帝又命以色列不可妄稱祂的名(出20:7)。這表明「名」不只是標記,而是與神的聖潔、榮耀與人對祂的敬畏直接相關。


二、耶和華之名在文學結構中的重現

舊約學者指出,從創世記到列王紀,「耶和華之名」以幾個主要模式出現:

  1. 啟示性的名(出3:14–15)——神向人顯明祂是誰;
  2. 呼求與敬拜的名(創4:26;詩113:1–3)——人以祂的名作敬拜中心;
  3. 居所與臨在的名(申12:5, 11;列上8:29)——神使祂的名住在聖殿;
  4. 救贖與審判的名(詩20:7;賽63:12;珥2:32)——奉耶和華名求告的必得拯救。

學者如 John Goldingay 在《The Theology of the Book of Isaiah》中指出:神的名代表神自己在世界中的臨在與行動。」在以賽亞書中,耶和華的名常與「拯救、榮耀與聖潔」並行(例如賽48:9–11;63:14)。


三、新約中的延伸與轉化

在新約中,這一主題被轉化與實現於耶穌的名之中:

  • 「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太1:21);
  • 「奉耶穌基督的名」成為禱告、醫治與宣講的權柄(徒4:12)。

因此,從聖經整體神學來看,「耶和華的名」的母題在新約被帶入「奉耶穌之名」的信仰行動中——顯明耶穌是耶和華名的具體化、是神臨在的實現(約17:6, 11, 26)。


四、神學結論

綜合來看:「耶和華的名」不是單一詞彙,而是一條貫穿啟示史的神學脈絡(motif);這一主題連接了神的啟示、臨在、聖潔、救贖與榮耀;在新約中,這「名」在基督裡達到高潮,成為信徒禱告、宣教與救恩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