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悔改到榮耀:一個基督徒屬靈生命的旅程
【1】起點:悔改與信靠福音
馬可福音 1:15:「你們應當悔改,信福音!」
使徒行傳 2:38:「你們各人要悔改……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
重點:
- 明白自己的罪
- 接受耶穌為救主
- 憑信心得救、開始與神的關係
【2】根基:與基督聯合,重生為新造的人
哥林多後書 5:17:「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
加拉太書 2:20:「我已與基督同釘十字架……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
重點:
- 靠恩典得救,不靠行為
- 明白自己的身份是神的兒女
- 建立與基督親密的關係
【3】成長:心意更新,生命轉化
羅馬書 12:2:「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
腓立比書 3:13-14:「向著標竿直跑……」
希伯來書 6:1:「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
重點:
- 靠聖靈幫助持續對付罪
- 建立屬靈習慣(禱告、讀經、團契)
- 在試煉中學習信靠與順服
【4】結果:結出聖靈的果子,活出基督樣式
加拉太書 5:22-23:「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
重點:
- 屬靈品格顯明(愛、喜樂、和平…)
- 成為他人的祝福
- 活出「基督在我裡面活著」的見證
【5】終點:得榮耀,與主同在直到永遠
羅馬書 8:30:「所稱為義的又叫他們得榮耀。」
啟示錄 21:3-4:「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不再有死亡、悲哀、哭號、疼痛。」
重點:
- 盼望基督再來
- 忠心完成使命
- 得著天上永恆的冠冕與榮耀
【屬靈循環提示】
信仰旅程不是一條直線,而是:
- 不斷悔改 → 被更新 → 更像基督 → 更渴慕神 → 更深悔改……
- 在不同季節裡經歷成長與修剪(參:約翰福音15章)
你在哪一站?
你可以問問自己:
- 我是否真正悔改並相信基督?
- 我的信仰是否扎根於與耶穌的關係?
- 我是否正在不斷成長與改變?
- 我生命中有哪些聖靈果子開始成熟?
- 我是否活在永恆盼望中?
信仰成長路線圖:從悔改到榮耀的屬靈旅程
起點:悔改與信靠福音
馬可 1:15、徒 2:38
承認罪、信耶穌、重生得救
根基:與基督聯合
林後 5:17、加 2:20
成為新造的人、建立身份
成長:心意更新
羅 12:2、腓 3:13-14、來 6:1
對付罪、屬靈操練、持續追求
結果:結出聖靈果子
加 5:22-23
活出基督樣式、成為祝福
終點:得榮耀與主同在
羅 8:30、啟 21:3-4
永恆盼望、忠心等候、得獎賞
《約翰‧本仁》(John Bunyan)的經典著作《天路歷程》(The Pilgrim’s Progress)與《信仰成長路線圖》之間的關聯。
它們都描繪了一位信徒從「信主起點」到「進入永恆榮耀」的旅程,只是方式不同:
- 《信仰成長路線圖》是教義性的整理(出自聖經經文)
- 《天路歷程》是寓言式的敘事(信仰旅程的象徵畫卷)
一、《天路歷程》總覽:一位朝聖者的故事
基督徒(Christian)從「沉重城」(City of Destruction)出發,踏上前往「天城」(Celestial City)的旅程,沿途經歷各種試煉、誘惑、失敗與得勝,最後靠著信心與恩典抵達目的地。
這本書,其實就是一幅信仰成長路線圖的故事版。我們可以將兩者一一對照:
二、對照:《天路歷程》 VS 《信仰成長路線圖》
《信仰成長路線圖》階段 | 《天路歷程》對應場景 | 意義與教訓 |
---|---|---|
悔改與信靠福音 | 他讀書驚醒 → 逃出沉重城 → 過「窄門」 | 真實悔改與重生,離開滅亡之地進入救恩之門(參:馬太7:13-14) |
與基督聯合(重生) | 背負重擔 → 來到十字架山,重擔脫落 | 與基督聯合,罪得赦免,得著新生命(林後5:17) |
心意更新、成長過程 | 經過困難谷、虛榮市、懷疑城堡等 | 信徒在世上經歷試煉與靈性爭戰,學習倚靠真理(雅1:2-4) |
結出聖靈果子 | 與同伴「忠信」同行,幫助他人 | 在團契中彼此建立,生命逐漸轉化、顯出基督品格 |
得榮耀、與主同在 | 穿越死亡之河 → 進入天城 | 完成信仰之路,得著永恆的冠冕與主的歡迎(提後4:7-8) |
三、兩者共同傳達的核心真理
核心真理 | 說明 |
---|---|
信仰是一段旅程,而非一個事件 | 悔改信主是起點,但需要忍耐、信心與倚靠走到底(來12:1) |
成長是曲折的,包含失敗與悔改 | 像基督徒曾走錯路、跌倒,但恩典仍引導他回轉(詩37:24) |
成聖需要同伴、真理與屬靈爭戰 | 忠信(Faithful)、盼望(Hopeful)是關鍵角色,象徵團契與彼此鼓勵(傳4:9-10) |
終點是榮耀的,值得忍耐到底 | 不要只滿足於今生的安慰,要仰望永恆獎賞(來11:13-16) |
四、《天路歷程》的聖經根基
雖然是寓言小說,但整本書充滿聖經語言與神學邏輯。約翰‧本仁以《希伯來書》、《彼得前書》、《馬太福音》、《啟示錄》等經文為基礎,勾勒出一位基督徒「朝聖的生命」。
結論:兩者互補、互證
《信仰成長路線圖》 | 《天路歷程》 |
---|---|
聖經系統神學式整理 | 故事/寓言/文學呈現 |
適合教學、查經、反思用途 | 適合靈修、默想、團契討論 |
幫助你「知道該走什麼路」 | 幫助你「感受到信仰的真實旅程」 |
所以,《天路歷程》正是「信仰成長路線圖」的敘事版本與情感延伸。若將兩者結合使用,更能讓信仰不只停留在知識層面,而進入經歷與生命更新的層面。
。
《天路歷程》 VS 聖經對照研讀表
以下是根據《天路歷程》主要旅程段落,對照聖經經文、信仰成長階段與反思問題的研讀表,方便你個人靈修或與小組查考使用。
階段一:悔改與重生
天路歷程場景 | 對應經文 | 主題重點 | 反思問題 |
---|---|---|---|
城市毀滅的預言 → 主角開始逃亡 | 路加福音 13:3;以西結書 18:30-32 | 認識罪與審判,引發悔改 | 我是否真認識自己的罪與需要救贖? |
進入「窄門」 | 馬太福音 7:13-14;約翰福音 10:9 | 唯一的救恩之門是耶穌 | 我的得救是否出於信心而非行為? |
階段二:與基督聯合,除去重擔
天路歷程場景 | 對應經文 | 主題重點 | 反思問題 |
---|---|---|---|
來到十字架,重擔脫落 | 馬太福音 11:28-30;羅馬書 6:6-8 | 因信稱義,與基督同死同活 | 我是否將我的重擔真的交託主? |
蒙恩之卷(通行證) | 以弗所書 1:13-14;啟示錄 20:15 | 救恩的印記與確據 | 我的身份是否在基督裡?我是否渴望天城? |
階段三:成聖之路上的試煉與成長
天路歷程場景 | 對應經文 | 主題重點 | 反思問題 |
---|---|---|---|
沮喪谷、試探山、懷疑城堡 | 雅各書 1:2-4;詩篇 23篇 | 信心試煉與靈性爭戰 | 我是否倚靠神度過靈性低谷? |
虛榮市 | 羅馬書 12:2;約翰一書 2:15-17 | 拒絕世界誘惑、活出分別為聖的生活 | 我的價值觀是否與神國一致? |
戰勝亞玻倫(惡者) | 以弗所書 6:10-18;彼得前書 5:8-9 | 屬靈爭戰與靠主得勝 | 我是否穿戴全副軍裝,面對試探與攻擊? |
階段四:屬靈果子的展現與同行者
天路歷程場景 | 對應經文 | 主題重點 | 反思問題 |
---|---|---|---|
忠信、盼望等夥伴同行 | 傳道書 4:9-12;希伯來書 10:24-25 | 團契與彼此建立 | 我是否在信仰中與人同行、互相扶持? |
平坦之地、休息園 | 詩篇 23:2-3;約翰福音 15:5 | 屬靈更新與安息 | 我是否在主裡常常得著更新與補給? |
階段五:忠心到底,得榮耀冠冕
天路歷程場景 | 對應經文 | 主題重點 | 反思問題 |
---|---|---|---|
穿越死亡之河 | 羅馬書 8:18;哥林多前書 15:51-58 | 死亡的過渡、信心的考驗 | 我是否以永恆的眼光看今生的掙扎? |
進入天城、蒙主迎接 | 啟示錄 21:1-7;提摩太後書 4:7-8 | 得榮耀的盼望與冠冕 | 我是否忠心等候主,渴慕與祂同在? |
當記住兩件大原則—1,這是白白恩典,1,這是循環成長的屬靈模式
這是非直線式、而是循環成長的屬靈模式
信仰旅程不是一條直線,而是: 不斷悔改 → 被更新 → 更像基督 → 更渴慕神 → 更深悔改…… 在不同季節裡經歷成長與修剪(參:約翰福音15章)
「屬靈循環提示」正是很多成熟信徒在生命歷程中真實經歷到的信仰節奏。這種非直線式、而是循環成長的屬靈模式,與耶穌在約翰福音15章中談到的「葡萄樹與枝子」有極深的對應關係。
【屬靈循環提示】
信仰旅程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悔改 → 被更新 → 更像基督 → 更渴慕神 → 更深悔改 → …(循環成長)
一、從「直線思維」轉向「葡萄園思維」
我們常以為信仰成長是一條「從 A → B → C」的直線:
- 初信 → 受洗 → 穩定聚會 → 成熟 → 成為領袖 → 完成目標
但聖經呈現的卻更像是:「不斷被修剪、結實、再修剪的生命循環」,如耶穌所說的:
「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
(約翰福音 15:2)
這意味著—— 結果子不是終點,而是新的開始。
二、信仰的五階層循環說明
層次 | 說明 | 屬靈經文依據 |
---|---|---|
悔改 | 在神面前承認自己的軟弱、敗壞與不足 | 詩篇 51篇;約壹1:9 |
被更新 | 經歷神的赦免、話語與聖靈的醫治與更新 | 羅馬書 12:2;提多書 3:5 |
更像基督 | 聖靈在我們生命中結出基督的品格 | 加拉太書 5:22-23;林後3:18 |
更渴慕神 | 心靈飢渴,更深渴望神的同在與真理 | 詩篇 42:1-2;腓立比書3:10 |
更深悔改 | 對更深層的驕傲、自義、隱藏的罪敏感 | 馬太福音5:3;羅馬書7章 |
然後再次進入悔改……
這不是打轉,而是像「螺旋式向上」的成長。
三、在不同季節經歷「修剪與成長」
根據約翰福音15章:
- 修理(清潔) 是為了更多的結果子(v2)
- 住在主裡面 是結果子的關鍵(v4-5)
- 修剪不代表神不悅,而是祂愛的表現(v2)
有時候修剪會痛:
- 放下一段關係
- 經歷環境的挫折
- 被提醒驕傲、冷淡、妥協
但這些都不是神的棄絕,而是祂更深要我們「連於葡萄樹」的邀請。
四、以螺旋式成長取代階梯式焦慮
錯誤想法 | 正確觀念 |
---|---|
我信主多年了,應該早就成熟了吧? | 神在我生命中每一階段都有新的修剪與結實計畫。 |
我最近又跌倒,信仰是不是退步了? | 悔改是恩典的門,也是屬靈成熟的起點。 |
為什麼我覺得現在更容易看見自己的罪? | 因為你更靠近光,靈裡更敏銳,這是成長的徵兆。 |
結語:神的園丁之手永不停止
耶穌說:
「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約15:1)
神不只是賜生命的主,更是修剪你、培育你、陪伴你成長的園丁。
祂的工作不是一次性,而是持續性、愛的工藝。
提供應用:自我反思問題
- 最近一次深刻的「悔改經驗」是什麼?
- 我在哪個領域被神修剪?是品格?關係?生活習慣?
- 哪些時刻我明顯感到被更新?
- 我的屬靈渴慕目前在哪一層?還是感到枯乾?
- 我是否願意進入下一輪「更深悔改」的邀請?
「葡萄園思維」—也就是——信仰生命不是直線進階,而是透過反覆的修剪、試煉、更新、再結實的循環歷程。
一、什麼是「葡萄園思維」?
源自《約翰福音 15章》的比喻:
「凡結果子的枝子,祂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約 15:2)
意思是:神不是一次性完成我們的成聖工作,而是不斷以愛「修剪我們」,使我們更深地結果子、更像基督。這代表信仰生命會經歷:
- 試煉、挫敗
- 更新、恢復
- 成熟、再修剪
是一個充滿恩典的「循環式成長旅程」。
二、《天路歷程》中葡萄園思維的體現
讓我們來看一些具體場景:
基督徒的多次跌倒與回轉:修剪的反覆循環
情節 | 對應葡萄園思維 |
---|---|
基督徒走錯路(因為看起來較容易)→ 結果陷入「懶惰山」、被鎖在「懷疑城堡」 | 神容許錯誤帶來修剪,使信徒警醒與悔改(如:希伯來書 12:6) |
忠信被處死 → 他雖然死了,但堅持真理直到最後 | 修剪有時是犧牲的試煉,但結果是永恆的榮耀(約15:13) |
到達休息園 → 以為可以停下來,卻再度遭遇戰爭與誘惑 | 神讓我們經歷「結果子後的再次修剪」,不容我們停留在安逸裡(林前10:12) |
結出生命果子的進程:每段試煉都帶來更深更新
經歷 | 所結之果 | 修剪目的 |
---|---|---|
走過「絕望谷」 | 忍耐、信心、倚靠 | 除去恐懼與驕傲 |
戰勝亞玻倫 | 靈性爭戰中的得勝 | 結出剛強與依賴 |
拒絕虛榮市的吸引 | 節制、純潔、分別為聖 | 對世界死,對神活 |
與盼望同行 → 學會鼓勵別人 | 愛、同行、合一 | 成為別人的祝福 |
這些都不是線性跳級,而是螺旋式加深的「修剪 → 果實 → 更深修剪」循環。
「進入天城」不是靠表現,而是靠修剪後的結實
最終,基督徒靠著那張「蒙恩之卷」進入天城,這是神恩典的印證。
但進城前,他先要:
- 經過死亡之河(象徵最後的試煉)
- 經過內心的懷疑與恐懼(最終的修剪)
- 完全信靠神的恩典,不靠自己的功勞
這呼應耶穌所說:「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約15:5)
三、結論:
雖然《天路歷程》沒有直接說「葡萄園」或「修剪」的字眼,
但它整體的故事架構、本仁的神學觀、屬靈洞察都明確呈現出:
「信仰是一段不斷被修剪、被更新、被引導結出果子的循環旅程。」
就如葡萄園裡每個枝子,經歷過割除、傷口、流淚、更新——最後結出榮耀的果子。
應用建議:你可以嘗試這樣讀《天路歷程》
- 把每一段跌倒、試煉、同行者的出現視為「修剪的點」
- 思考「這段經歷想剪除我生命中的什麼?」
- 想像:這修剪是為了哪一種果子?
五階段信仰成長模型(再複習一下):
悔改與信主
重生與建立根基
經歷更新與試煉成長
結出聖靈果子、服事神與人
忠心到底,進入榮耀
幾位明顯展現這五階段的聖經人物:
例子一:彼得 — 從衝動門徒到堅定使徒
階段 | 經歷 | 經文 |
---|---|---|
悔改 | 撒網後聽見耶穌呼召:「主啊,我是個罪人」 | 路加福音 5:8 |
重生 | 宣認「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 | 馬太福音 16:16 |
成長 | 三次不認主 → 被耶穌赦免與恢復 | 約翰福音 21:15-17 |
結果子 | 五旬節講道,三千人信主;成為初代教會領袖 | 使徒行傳 2章 |
榮耀 | 為主殉道(傳統認為倒釘十字架) | 約 21:18-19(預告他的死) |
例子二:摩西 — 從王子到神的僕人
階段 | 經歷 | 經文 |
---|---|---|
悔改 | 意識自己錯誤殺人 → 逃離埃及 | 出埃及記 2章 |
重生 | 在曠野的焚燒荊棘中蒙召 | 出埃及記 3章 |
成長 | 四十年帶領以色列民、經歷爭戰與試探 | 出埃及記~民數記 |
結果子 | 頒布律法、建立會幕、作神的代言人 | 出埃及記 19~40章 |
榮耀 | 雖未進迦南,但神親自埋葬他、稱他為朋友 | 申命記 34章;民數記 12:6-8 |
例子三:馬利亞(抹大拉)— 從罪人到復活的第一見證人
階段 | 經歷 | 經文 |
---|---|---|
悔改 | 被七個鬼附 → 耶穌潔淨她 | 路加福音 8:2 |
重生 | 成為耶穌的跟隨者之一 | 路加福音 8:1-3 |
成長 | 忠心跟隨耶穌直到十字架 | 馬太福音 27:56 |
結果子 | 成為復活主第一位見證人 | 約翰福音 20:11-18 |
榮耀 | 傳揚復活的信息,至今被紀念 | 馬可福音 16:9(耶穌首先向她顯現) |
例子四:大衛 — 牧童王子到合神心意的人
階段 | 經歷 | 經文 |
---|---|---|
悔改 | 面對拔示巴的罪深刻悔改 | 詩篇 51篇 |
重生 | 在年少時就蒙神揀選、領受聖靈 | 撒上 16:13 |
成長 | 逃避掃羅追殺、學習倚靠神 | 撒上 19–30章 |
結果子 | 成為以色列王,寫下大量詩篇 | 撒下全書;詩篇 |
榮耀 | 雖有失敗,卻一生被神稱為合神心意的人 | 徒 13:22;詩 78:70-72 |
總結
階段 | 屬靈意義 | 在每位人物身上的展現 |
---|---|---|
悔改 | 真實面對罪與破碎 | 認罪、失敗、軟弱的開始 |
重生 | 與神建立真實關係 | 蒙召、認信、被主觸摸 |
成長 | 靈命經歷試煉與更新 | 曠野、逼迫、跌倒、學習 |
結果子 | 活出呼召與影響他人 | 傳講、服事、建造教會 |
榮耀 | 忠心到底,進入永恆 | 死後得記念、見主面、進入神國 |
應用問題(門訓/查經可用)
- 我現在在這五個階段中的哪一階?
- 我的「曠野期」或「修剪期」是什麼?
- 神是否正在邀請我進入下一階段?
- 哪位聖經人物的成長歷程最能與我共鳴?為什麼?